据"猪场动力网"10月23日文章:"10月中旬,巴西大豆进口价格骤然拉升,创下历史性高位,涨幅高达79.9%。其港口报价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基准价高出每蒲式耳2.8至2.9美元,国内近百家粮油企业集体暂停采购12月及明年1月船期的大豆,涉及规模约800万吨,相当于巴西月度对华出口量的七成。"

巴西大豆涨价,源于我们停购了美国大豆。

南美作为全球大豆主产区之一,今年预计总出口量1.33亿吨以上,其中巴西占到1.12亿吨,而中国买走了南美大豆的90%以上。这就带来了巴西大豆大涨。

很多人可能奇怪了:

巴西不是跟我们友好吗?怎么趁着我们大买,玩起涨价这一招?

其实并不奇怪,需求突然大增,价格自然涨。过去我们大量从美国进口大豆,但近期持续下滑,9月以后未签一单新合同。美国空出来的市场,巴西填补上,相当于巴西突然来了大生意。我们也没必要介怀,市场经济条件下,做生意就是这样的。

那么,巴西大豆涨价,对中国的影响是啥呢?

会导致我国生猪养殖业雪上加霜。

大豆的豆粕,是养猪的饲料原材料,构成生猪养殖成本。而生猪行业,事实上当前处于"寒冬",大豆涨价,养猪这行更难了。

据"券商中国"10月20日文章,数据显示,当前,自繁自养模式下每头猪亏损高达50多元,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更是每头猪亏损已经达到约150元。

从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能看出生猪养殖行业的不容易。

温氏股份10月21日晚间披露2025年三季报,今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65.02%。

那么,咱们怎么应对巴西大豆涨价呢?

首先,我们可以靠储备。

中储粮在全国布局6个大豆储备加工基地,现有大豆储备足以满足全国数月消费需求。

此外,我们要拓展大豆进口渠道。

阿根廷、乌拉圭、俄罗斯、加拿大,甚至非洲,都可以成为我们大豆的补充来源。

最后,在某些条件下,我们可以适当考虑恢复美国大豆进口。

中美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此前,特朗普将"大豆"列为美对华主要关切议题,这次磋商,大豆的问题估计要谈。

当前看,这轮贸易谈判,从我们实际需求出发,结合美国给我们开出的条件,我们适当恢复一定的美国大豆进口是有好处的。

我们大豆进口必须多元化,因为卖家越多,买家才越有底气。

今年美国大豆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但因为中国停购,美国豆农苦不堪言。在大豆问题上,美国需要卖,中国需要买。

而我们对巴西的依赖,实际上存在风险。今年1-9月我国共进口大豆8619万吨,巴西占了6370万吨,占73.9%。这么高的进口占比,对我们并不利。

此外,美国的大豆产业,如果持续衰退,对我们未来的贸易谈判有不利一面。

特朗普之所以急着解决美国大豆出口中国的问题,在于美国农业从业人员,大量属于支持特朗普的群体,而美国大豆又仰赖中国的购买,所以,美国的大豆,就成为我们可以拿捏特朗普的一个关键点。

如果我们一直不买美国大豆,美国的大豆产业就要衰退,美国的农业出口,也会自然逐渐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那我们就失去了对美谈判的一个重要抓手。

贸易冲突,显然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要把握主动权,把握节奏,对美国,该敲打的时候敲打,该合作的时候,也要适当合作。斗争的坚决性,必须同时结合策略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