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本周,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美媒造势称,协议"旨在对抗中国"。特朗普也喜大普奔,当场就吵着要开香槟,还带着几分炫耀的口吻宣称,一年后的矿产资源将充裕到"不知如何处理"。
然而狂欢过后,有人突然回过味儿来了:是美国想要构建一个可替代中国稀土及关键矿产供应链的体系,"可为何要动用澳大利亚纳税人的钱,去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
稀土领域专家、国际贸易投资公司Ginger International Trade & Investment的董事托马斯・克鲁默(Thomas Kruemmer)抛出了这番灵魂质问。他还向英国《金融时报》强调,"澳大利亚本土根本没有稀土市场。"
《金融时报》24日报道称,分析人士指出,高昂的能源与劳动力成本,让澳大利亚稀土精炼厂的建设成本,几乎是亚洲地区的5倍。为刺激稀土产业发展,澳政府为相关项目提供补贴,例如为西澳大利亚州投资18亿澳元的伊鲁卡资源公司(Iluka Resources)精炼厂项目提供大力支持。但这些补贴能否足以让澳稀土产品具备与中国竞争的实力,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报道还提到,在美澳签署协议后,部分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但一些小型企业仍难以获得融资。而究其原因,仍然是投资者担忧它们无法与成熟且实力雄厚的中国稀土产业竞争。

多项数据显示,中国在稀土开采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彭博社制图
当地时间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会晤,并签署了一项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美媒称,这份协议"旨在对抗中国"。
双方政府发布的协议副本显示,美澳两国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各自投入10亿美元,用于采矿和加工,同时为关键矿产设定"价格底线"。
协议签署后,特朗普提前开香槟。他同日向记者表示:"再过一年,我们将拥有如此多的关键矿产和稀土,你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还说,澳方一直支付"非常、非常低的关税"。
上周五,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吉姆·查尔默斯在华盛顿对记者表示:"我们知道美国公司迫切需要关键矿产,而澳大利亚非常适合满足这一需求。"
英国前副首相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蓝韬文),现在在伦敦投资公司Appian Capital担任全球事务主管。据《金融时报》报道,该公司投资了位于墨尔本东部的吉普斯兰关键矿产公司(Gippsland Critical Minerals)。
这名在任内曾多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英国前资深政客,如今仍不改双标本性,为稀土补贴站队。这会儿,他不强调市场的力量了,反而辩称要推动稀土产业起步,补贴是"必要的"。
当稀土市场发展不利于西方的时候,拉布便声称"市场机制是失灵的"。他还说,"整个西方世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构建起这些供应链。"
但国际行业专家普遍认为,澳大利亚虽然拥有大量稀土储量,而其生产基础设施仍不发达,使加工相对昂贵,人才储备也不如中国。有学者称,美国要建立安全、独立的供应链,需要10至20年时间。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关键矿产研究员玛丽娜(Marina Zhang)坦言:"即使美国及其所有盟友将稀土加工作为国家项目,我也会说,至少需要五年才能赶上中国。"
澳大利亚地缘政治学者、"地缘政治风险与战略实践"咨询公司创始人菲利普·伊万诺夫也赞同道,美澳关键矿产协议缺少细节,且两国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与中方竞争。
他更担忧的是,中方有能力采取"惩戒"措施,包括直接禁运澳大利亚铁矿。
报道提及,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占澳大利亚出口近三分之一。根据澳政府数据,去年两国贸易额升至近2020亿美元。
"中方会不会惩戒(澳大利亚)?会不会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实施进口限制?还是中方会采取其他'不对称'回应,并影响其他领域的两国关系?"伊万诺夫如此说道。
"定价也将是关键问题,中国不会坐视美国和澳大利亚破坏其当前竞争市场地位。"他补充道。
对于美澳关键矿产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1日曾回应指出,全球产供链的形成是市场和企业选择的结果。关键矿产资源国应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发挥积极作用,确保正常的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