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竟是幌子?俄乌冲突局势重大反转,特朗普摆了普京一道!英媒曝出猛料:乌克兰得到美国情报支援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当地时间10月下旬,俄乌和平进程突然上演戏剧性转折,原本计划在匈牙利举行的美俄峰会被临时搁置,白宫官员证实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已暂停,给出的理由是8月阿拉斯加会晤后俄乌谈判毫无进展,特朗普对此感到失望。可就在外界以为美国会推动停火时,英国《金融时报》的一则报道却撕开了真相--过去几个月里,美国一直在向乌克兰提供极为详尽的情报支援,帮乌军精准打击俄罗斯能源设施,这哪是想停火,分明是特朗普给普京摆了一道。

按照《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美国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持细致到让人惊讶。乌军要袭击俄罗斯目标前,美方会帮着规划无人机的飞行路线、确定飞行高度,连发动袭击的时间点都要参与决策,甚至还会提供目标防御漏洞的具体信息。更关键的是,美国还为乌克兰列出了优先打击清单,明摆着把乌克兰的无人机变成了"削弱俄罗斯经济、逼克里姆林宫回到谈判桌"的工具。有数据能印证这种支援的效果,截至目前俄罗斯38座炼油厂中至少16座遭到袭击,每天100万桶的炼油产能受影响,10月11日乌军更是用无人机打到了距离乌克兰1400多公里的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乌法市炼油厂,这已经是该地区一个月内第三次遭遇袭击。

有意思的是,美国官方对此的态度始终遮遮掩掩。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和国防部拒绝就报道发表评论,白宫之前还辩解特朗普曾询问泽连斯基"能否袭击莫斯科"只是"随口提问,不是鼓励杀戮"。可事实根本藏不住,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早就点破,美国和北约一直在定期向乌克兰提供情报,包括帮乌军袭击能源设施。普京更是直接警告,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会引发新一轮重大升级,俄罗斯必然会做出同等级反应。

再看俄乌双方的战场态势,俄罗斯这边早已没了"世界第二强军"的架子。西方评估机构给出的数据显示,俄军军事伤亡人数已经超过六十万,坦克、战机等重型装备成批变成废铁,黑海舰队影响力大幅下降,为了维持战争消耗,还得向伊朗和朝鲜要无人机、要弹药,这对俄罗斯的军事工业体系来说简直是种羞辱。推进速度更是慢得离谱,号称掌握战略主动权,可今年九月以来每月只能推进几十平方公里,这种"蜗牛速度"还是靠"人海战术"和炮火优势换来的,每一米土地下都浸着鲜血。

经济上的压力更吓人,直接损失突破万亿美元,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联邦预算砸进战争这个无底洞,国内经济面临衰退、卢布贬值、高通胀,三千亿美元海外资产还被冻结,难怪俄罗斯会急着制定针对乌克兰的激进计划,又是要"斩首"乌高层,又是要大规模突袭基辅,换国防部长、逼军工企业三班倒生产,这些举动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内心的焦虑--长期消耗战已经快拖垮俄罗斯了。

乌克兰这边虽然顶住了压力,核心地区没丢、政府也没倒,靠无人机和导弹袭扰俄罗斯后方取得了不少战果,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它早已成了美国的"提线木偶"。泽连斯基把战果归因于"无人机技术升级和产量提升",却避而不谈美国的情报支援,可没了美国的帮助,乌军哪有能力精准打击俄罗斯本土深处的目标?更麻烦的是,乌克兰对美西方援助的依赖已经成了致命弱点,欧盟和北约的援助显露出疲态,美国国内在援乌问题上分歧严重,这种不确定性就像悬在基辅头顶的利剑。而且这种依赖会让乌克兰在未来的和平谈判中彻底失去话语权,连生存都要靠别人,还谈什么平等对话?

说到底,这场冲突里真正的赢家只有美国。特朗普政府一边说着要"和平解决",一边却加大对乌情报支援,本质上是想通过乌克兰消耗俄罗斯,打乱俄罗斯2030年前对抗北约的规划。这还不算完,美国还借着这场战争牢牢捆绑了欧洲盟友,欧洲被迫承受能源价格飙升的苦果,只能高价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难民潮、供应链中断更是让欧洲焦头烂额,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变得前所未有的深。美国国内的军工巨头更是赚得盆满钵满,数千亿美元的军火订单找上门,战争直接成了一门暴利生意。

现在再看所谓的"和平进程",欧洲国家和乌克兰搞的12点和平方案,说要让特朗普担任和平委员会主席监督执行,落实了就逐步解除对俄制裁,可这方案从头到尾都透着美国的影子。特朗普搁置与普京的会晤,却又说"未来会见面",这种矛盾的态度其实很清楚--美国根本不想真停火,除非俄罗斯被消耗到符合美国的战略目标。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早就不是两国之间的领土主权之争,而是美国利用乌克兰对俄罗斯进行的地缘战略绞杀,停火不过是美国迷惑各方的幌子,特朗普摆了普京一道,也把乌克兰绑上了自己的战车,这场战争的开关,从始至终都攥在美国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