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间,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5财年业绩报告。期内高鑫零售营收715.52亿元人民币,微跌1.4%;当年净利润3.86亿,同比上财年扭亏为盈。报告同时显示,其门店数量达到505家,覆盖207个城市。

从关键经营指标来看,在零售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格局下,高鑫零售实现同店销售的持续增长,从上半财年0.3%的增幅提升至全年增长0.6%;从线上业务表现来看,其B2C业务表现强劲,自有APP"大润发优鲜"占比提升和新增即时零售渠道,带动线上营收增长6%。

高鑫零售董事长华裕能表示:"在零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客流是我们发展的根基,打造'天天低价+社区生活中心'模式,结合商品力的提升,优化卖场动线,提升客户体验;在做好精益运营,倾听顾客声音,重视员工满意度的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实现成本、效率和服务的平衡。"

高鑫零售首席执行官沈辉表示:"本财年,高鑫零售线下来客企稳,线上顾客粘性持续提升,业绩温和回暖,整体呈向好趋势。高鑫零售在商品、价格、效率、门店规划、人才发展、会员运营等多方面积极布局,为新财年及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高鑫零售同比扭亏为盈 财报截图

近年来,高鑫零售始终在推进多元化布局,开设不同类型的门店。财报显示,中超业态大润发Super表现亮眼,报告期内新开4家,门店数量达到33家,商业模型基本跑通,同店销售实现5.9%的高增长,将成为未来集团新开店的主力业态。据悉,高鑫零售新财年将会推进不同类型门店的稳健发展和盈利改善。

早在2024年9月,沈辉曾对观察者网表示,大润发的大卖场业务,2024年的目标是营收增长,管理团队将优先考虑可比店的业绩成长,财年目标是扭亏为盈,"从前面几个月的结果来看,来客数已经企稳,可比店正增长,4到7月每个月的利润为正。"

沈辉彼时曾表示,大润发的利润表现,已经超过了预期目标--对传统大卖场业务的改造也是现在的"最优先目标"。沈辉还明确,中超(大润发super)和M会员店是两大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该集团也将致力于跑通其业务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高鑫零售脱离阿里之后的第一份财年报告。

今年1月1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根据公告,阿里应收所得款项总额约122.98亿港元(约113.83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