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少女被禽兽不如的继父侵犯并杀害,

女孩的亲生父亲为了帮女儿寻回正义,惩治凶手,奔走近三十年上诉,却屡次碰壁。

今天影姐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最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它根据真实事情改编。

《以女儿之名》

1974年法国

安德烈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温柔漂亮的妻子,懂事的女儿和可爱的儿子。

但因为忙于工作,妻子和一位在德国很有名望的医生科拜勾搭在一起。

这让安德烈十分气愤,他选择直接离婚,

两个孩子归他抚养,不过每到暑假,孩子们会前往德国母亲的家中度假。

女儿卡琳卡十四岁这一年,安德烈和往常一样,送子女去母亲家过节。

可没想到,这次和女儿的告别,居然是诀别。

安德烈接到电话,女儿在德国去世,

匆忙赶来的他,看着女儿的尸体,悲痛欲绝。

他无法相信,前两天还活波乱跳的女儿,变成了这般模样。

他质问女儿的继父科拜,科拜却解释:

卡琳卡是因为中暑去世的...

面对这样的"事实"安德烈只得无奈接受,几天后女儿被草草下葬,

痛苦的安德烈,经常去女儿的墓前静坐,

正当他准备返回法国时,女儿的尸检报告却让他意识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女儿身上有多处淤青,死亡当天也被注射了大量的补铁剂、强心剂、兴奋剂。

而且女儿的私处有损伤,也就是她死亡前,被人侵犯过。

但令人震惊的是,虽然疑点重重,但尸检报告最终给出的结果却是无法判定卡琳卡的死因。

为什么法医会出具这样一份不合规的报告?

联想到科拜也参加了这次尸检,而且其在当地很有声望,在政商圈很有人脉....

一个令人无法相信的答案,逐渐浮现在安德烈的脑海。

帮他看尸检报告的朋友,劝他这是一场无证可取的官司,希望安德烈烧了这份资料然后忘记它。

但安德烈不能让自己的女儿死得这样不明不白。

他找到卡琳卡的生母达尼,告诉她卡琳卡死于意外,希望她提供更多信息。

但达尼却根本不相信安德烈,反而坚定地站在科拜一边。

还称女儿一直在家里,怎么可能会死于被侵犯。

达尼的话,更加加深了安德烈对科拜的怀疑,

为了查出真相,安德烈向德国法院提起诉讼,希望重新进行尸检,

但整整一年时间里,德国法院都已案件已经结案,证据不足拒绝了他的请求。

甚至就连雇佣的律师都提出了辞职。

安德烈意识到,有人在刻意阻碍自己调查。

但他没有放弃,他自学法律,了解自己应该需要什么证据。

并走上街头,用发传单的方式,诉说自己的遭遇,

希望能够利用舆论,逼迫法院重新受理案件。

但警方却因扰乱秩序将安德烈抓走。

恶人还没进去,自己却先来了警局,

这一切都让安德烈无比愤怒,

他也逐渐意识到,科拜在德国是主场,

于是他回到法国,找到一个擅长跨国案件的高级律师,打算向法国高等法院提起诉讼。

但律师却提出,诉讼需要证据,没有办法,安德烈只得开棺再次验尸以获取罪证。

但这次验尸,却让带给一个安德烈无法接受的打击。

验尸结果显示卡琳卡的生殖器官居然全部被摘除了!

当时科拜之所以前去验尸,就是为了毁灭自己侵犯卡琳卡的证据。

而这次验尸也终于确定卡琳卡的死因:

被科拜注射丧失意识的药剂后,在昏迷时被自己的呕吐物呛死。

这些证据直接指明,科拜就是杀人凶手。

但科拜却不肯来法国受审,

更令人愤恨的是,直到现在卡琳卡的母亲达尼,依然站在科拜那边,不肯配合调查。

她甚至认为,这一切都是安德烈为了报复自己出轨,甚至科拜后来抛弃自己,都是因为安德烈的所致。

看着不可理喻的达尼,安德烈对她彻底失望。

经过安德烈的多方努力,在卡琳卡死去第十三年的时候

巴黎法院终于受理此案,并判处科拜15年。

但法院虽然判决了,却无法执行,

因为科拜在德国,迫于外交压力,再加上德国方面想掩盖丑闻。

所以巴黎法院的判决,德国根本不认同。

没有办法,安德烈只得再想办法,他想通过媒体进行舆论施压,却最终无果。

又是两年过去,在卡琳卡去世的第十五年

安德烈接到了一个德国记者的电话,

那边告诉安德烈,科拜最近因为侵犯了一个16岁的患者被捕。

得知消息的安德烈,立马赶往德国,

法庭外,很多女孩在这里聚集,她们都被科拜侵犯过,

但在科拜的人脉下,这些女孩都无法出庭作证。

法庭上,受害女生,讲述自己被伤害的经过。

她被科拜注射药剂后,陷入昏迷,然后遭遇侵犯。

女孩的经历,仿佛让安德烈看到了女儿卡琳卡曾经的遭遇,痛苦的他,难受到身体不适,只得去卫生间呕吐不已。

因为证据确凿,科拜这次终于被审判,

但做出如此恶行的他,仅仅被判了两年还缓期两年执行。

这样的结果,让安德烈无法接受,他决定继续奋战。

但当他回到家时,才发现,妻子因为无法忍受安德烈一心投身在申诉上,选择离开了他。

而他的儿子,也因不理解父亲的做法,对他异常冷漠。

15年的申诉中,他最后成为了孤单一人。

为了让科拜受到审判,安德烈在周边国家散发法国关于科拜的国际通缉单,希望在科拜出国时,被警方抓捕,然后引渡到法国接受审判。

终于在卡琳卡去世的第17年,科拜在奥地利被捕,可在引渡法国时失败,

并迫于德国外交压力,奥地利将他释放了。

这次的遭遇再度让安德烈绝望,

他明白,政客们为掩盖丑行,在互相包庇,卡琳卡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为了惩罚罪犯,安德烈已经接近疯狂,

他写信给所有官员,并向律师申请,想要状告所有无用的法官。

他只想给女儿要来一个正义,但正义却总是迟到不来。

最终为了寻找正义,他决定孤注一掷,

他解散公司,雇佣了几个壮汉,派人暴力将科拜绑回了法国。

到了法国的科拜,也终于可以接受法国审判,

2009年,他被判处15年的监禁。

而安德烈也因绑架和私自执法被判处入狱一年。

这便是《以女儿之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真实发生的事情影姐在此不再多说,因为那更令人心痛。

时隔近三十年,安德里终于靠自己赢得了正义。

三十年的时光里,他从一个中年人到两鬓斑白。

三十年的时光里,他自学法律,精通德国、法国以及国际法律。

三十年的时光里,他丢掉正常生活,妻子、亲人、朋友全都抛他而去。

三十年的时光里,他独自为女儿追求正义,一直不曾停歇。

他是一个战士,即使这场漫长的战役拼尽了他的余生,但他无悔。

他是一个父亲,这沉重的父爱,虽然克制隐忍,却让所有人感动。

影片的最后,已经七十二岁的安德烈来到女儿的墓前,他说:

"我遵守了我的承诺,从没放弃,这场战役,我是为你而打的,尽管路途崎岖,牺牲了漫长的岁月,我丝毫没有后悔,今天,你就44岁了,我很想你。"

在心中,女儿从未离开过,一直活在他的心中。

他用三十年的拼搏换来了迟来的正义。

但影姐却希望,正义别再迟到,

因为在等待迟来的正义过程中,一些人在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