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后,中原派兵攻占广东、广西,在征服两广之后,又陆续向越南北部开发和汉化,也是今天越南的前身。
三地拥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甚至可以说关系很密切。两广和越南三地之间的人民本是同祖、同人种、同祠堂、甚至连扫墓都是在一起的。
虽然后来越南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了,但是由于三地之间从远古时期就有渊源,所以"越南人"一直对中国的两广,拥有"霸占"这一不切实际的幻想。
甚至越南的专家都在感叹:只要霸占广东广西2省,越南就变成世界强国!那么,越南究竟是怎么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呢?而越南在中国的发家史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古代中国领土上的越南分裂史
公元前214年,嬴政为了一统中华,征召众多男儿参军入伍,练成之后派大军翻越岭南,并对广东、广西、福建政府当地的百越部族展开厮杀,成功插旗占领了两广和福建等地。
至此,秦始皇嬴政成功灭六国,完成了大一统。但秦皇麾下的领土众多,自然会出现边境少数民族不服众的声音,所以,为了巩固边防,着手修建长城。
与此同时,嬴政展开了移民计划,派遣大批的老百姓驻守边防,因此,也有许多的老百姓在修完长城之后被迫留在了边疆,在不毛之地住了下来。
当时的贵族是嬴政第二个移民对象,贵族大多是世家,财力不菲,将有钱人迁到都城后,有利于嬴政的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郡县制的出现强化了秦始皇对地方的统治,其中的骆越,也叫越南北部,也就是今天越南的前身,那时仍旧归属于象郡管理之中,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公元前203年,骆越却开始走向独立、分裂出中国的道路,不禁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骆越自立为王,并把首都设立在广州,开始分裂出中国的苗头的呢?
秦一世初年,秦始皇突然猝死,地方官员没了最后束缚,更加猖獗,天下大乱的苗头由此开始。直到秦二世元年,十二岁的胡亥登基,由于年幼加上信任其教导他知识的赵高,最后导致外臣专政,天下出现暴乱级别的大乱。
乱则生隙,这时南海尉赵佗自称为南越武帝,并将首都设立在广州。这个也是今天越南的前身,此时的南越正值力量羸弱时期,若秦朝发兵镇压,则有可能死于"摇篮"、"婴孩"时期。
但此时秦朝精力有限,拿出了7分力量处理内患,已经无力管理外乱。直到公元前111年,秦灭汉兴,汉武帝继位。此时的汉武帝正视了边境暴乱的问题,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安全,他发兵攻占南越,并成功灭了发展中的南越小国。
汉武帝为了分裂南越地方,加强中央的权力,在越南的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越南一下子被分割成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是越南的前身。
从这之后,越南中北部直接并入中国,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越南今天的历史书上也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者"郡县时代"。
直到公元192年,中国的朝代已经更迭到了东汉末年,熄火安定许久的越南中北部开始蠢蠢欲动,今越南中部的占族,名叫区连的人杀死汉朝的日南象郡林县令,派兵直接占据了日南郡的部分地区。
并举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婆国,以东汉顺化为界。至此,越南中北部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
当然,东汉末年时期还不是越南中北部获得自主权最大的黄金时期。在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后,由于当时中国四分五裂,正好可以给越南钻更大的空子,越南就利用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摆脱了中国的控制。
但此时的越南还并未完全获得独立和分裂出中国的权利,中国也还未承认越南的独立,那么,越南真正独立出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二、越南分裂出中国的真正独立史
越南真正分裂出中国,跟一场大战有关,正是这场大战,让越南,也就是上文说的交趾开始走向自主独立的发展道路。
自公元前968年丁朝建立,越南正式从中国独立。让我们把时间倒回之前,回到公元前930年。
南汉君主刘龑派李守鄘、梁克贞讨伐交趾,也就是讨伐越南。后来李守鄘、梁克贞擒静海节度使曲承美而归,也就是成功擒住了越南的高级将领。
此时曲氏部落就投降南汉出现了分歧,加上内部矛盾激化,不支持投降的杨廷艺被驱逐出了曲氏部落。并自称静海节度使,打算带着越南残部振兴越南。
公元前937年,杨廷艺开始向带着越南大众投降南汉的矫公羡寻仇,反被矫公羡所杀。杨廷艺战死的消息传回中国之后,杨家人悲愤不已,尤其是杨庭艺的女婿吴权,为了给老丈人报仇,吴权在爱州,也就是今天的清化起兵。
自此,越南残部的代表变成了吴权。吴权一路打去,也就一路召集民兵。远在南汉的矫公羡耳闻此事后,惧怕吴权后期一家独大,成长到能与他抗衡,并带领越南残部卷土重来。
但矫公羡自知兵力不足,所以向南汉求救。南汉的君主刘龑心中早已将越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心中吞并越南的野心十分渤大,便同意派兵支援矫公羡灭越南。
趁机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矫公羡的名义,率水军出兵交趾。刘岩自己则屯兵海门(今广西省博白县),为刘弘操的后应。
南汉崇文使萧益认为此节气多雨且又道路难行,劝谏刘龑暂时放慢进兵的速度,多用乡导带路。但刘龑不听,仍命令刘弘操率水军进兵,从海口(下龙湾)进入白藤江。
白藤江大战就是上文所说的改变越南地位,让越南走向自主独立发展道路的伟大战役。白藤江那一带属于节气多雨,又森林茂密,而且容易涨潮的地带。
那时的吴权已经成功攻破大罗城,杀死了矫公羡,成功为自己的岳父报仇雪恨。匆匆赶往白藤江,打算布下陷阱,将南汉的军对一网打尽。
他命令手下的军士砍伐树木,制造尖利的木桩,而且还将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并插入了白藤江入海初比较险要的江心里,并做了双重保障,在河岸一带设下了伏兵。
白藤江江水因涨潮而上升,淹没了这些木桩。吴权当即命令部下率水军向南汉军挑战。南汉水军向前攻击,吴军佯败而退。刘弘操果然命令南汉军追击,到达了吴军的埋伏地点。
败退的吴军返回死战。不久以后,江水退潮,江水下面的木桩全部暴露了出来。许多南汉的大船被刺穿了底部,相继纷纷沉没,不少士兵也溺水身亡。吴权的伏兵四起,趁机驾小船袭击南汉军,与之展开白刃战。
南汉军大败,损失过半,主将刘弘操阵亡。在得知刘弘操阵亡后,南汉君主刘龑恸哭,率残部回国。
吴权击败南汉军后,在939年称王,建立吴朝,都城古螺(Cổ Loa)。从此以后,南汉不再南下攻打交趾。而越南(交趾)开始走向自主独立发展道路,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正式从中国独立。
那么,从中国独立出去后的越南,为何会对两广的执念那么深呢?
三、越南执念说两广曾经他们的领土。
越南对两广的占有欲,其实更多的是臆想。根据《大约史记全书》记载,1428年-1789年的朝代,史称后黎朝时期,当时的皇帝叫黎圣宗,他在史官撰写越南历史的时候特意叮嘱:"五岭之于我越者是为险塞,国之门户",也就是说,黎圣宗认为其中的五岭,也就是广东和广西,都是属于越南的领土,是越南的重要门户。
只不过后来失守,千年来一直没有成功夺回。
换句话来说,两广曾经是隶属于越南的领地,后来被我们中国夺了回去,所以越南人才会对中国两广的执念那么深。
除了历史渊源这第一个条件之外,越南和两广相切的地理位置也是越南对两广拥有强烈占有欲的原因。
越南在中南半岛的东侧,是一个字母型"S"长相的国家,它的总面积约有33万平方公里,东南西北四侧皆有相邻的邻居。
东、西南侧与南海接邻,西侧与柬埔寨相邻,北侧和我国云南和广西接壤。而广西现在发展起来了。广西作为我们海河联运最强的地方,目前正在加速建设运河。
建成后,有望成为将来西部地区重要海上贸易通道,未来广西也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新增加经济。
广东虽然位于广西东侧,但拥有广、深两个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快,域经济竞争力是全国第一,而且连通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