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士会谈在即,美国财长贝森特又重提要把中国"开除"出发展中国家的陈词滥调,美国现在是真的没活整了。

5月7日,在出席美国众议院组织的听证会期间,美国财长贝森特重点提到了两件事。

第一,就是他不情不愿地承认,特朗普政府正计划针对一部分中国制造的日用品,比如儿童座椅、婴儿车等等启动"关税豁免"。

第二,就是他提出,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已经不能再被视为"发展中国家"了,这次中美谈判,美方代表将会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特朗普和他团队的这群"大聪明",想要把中国开除出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不是一天两天了。

拜登在任的时候,也没少鼓噪相关话题。

2023年的时候,美国参议院的外交关系委员会,就干过一件非常抽象的事情,就是投票通过了一份题为"结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法案。

这份法案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要求美国的行政部门采取措施,致力于在全球各大国际平台上把中国的定位从"发展中国家"变为"发达国家"。

那么美国为什么看中国"发展中"国家的位置,这么不顺眼呢?

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在联合国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环保等议题上,享有比发达国家更高的议价权。

说白了,联合国体系是主张共同发展的,所以在经济议题上,联合国倾向让发达国家"先富带后富";

而在环保议题上,发达国家因为历史上有过无序排放的阶段,所以也要承担更多的保护环境的责任。

基于这一框架,美国就总觉得中国是"占便宜"了。

但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长期以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在承担国际责任的时候,从来都是冲锋在前的。

反而是美国,动不动就嚷嚷着毁约退群。

经济上,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扮演着全球经济火车头和稳定器的角色,在带动全球共同发展这件事上,我们做的从来比发达国家只多不少。

至于环保,那更不用说了,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绿色能源领军者。

第二,就是美国想要通过"开除"中国,消解中国作为全球第三世界国家话事人的正当性。

中国现在参与乃至主导的几大国际平台,比如金砖组织、亚开行、中非合作论坛等等,基本上都是基于自身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基于"三个世界"理论而构建、发展出来的。

中国如果真的成了"发达国家",那么再继续待在这些平台里,难免会显得格格不入,而这,正是美国的目的。

不过,美国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全世界却未必会买账。

说白了,中国算不算发展中国家,不是美国一张嘴说了算的,而是有明确的计算标准的。

无论是根据联合国统计司(UNSD)的分类,还是根据世界银行按照全球各国国民总收入划定的标准线,中国都毫无疑问是发展中国家。

美国再怎么撒泼耍赖,也只能自己哄自己玩,全世界都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