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上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及周边地区发生近20年来最严重的大规模停电事件,西班牙、葡萄牙全境及法国南部部分地区陷入黑暗,安道尔、比利时等国亦受波及,约有6000万人的生活受到直接影响。此次停电引发了对欧洲电网韧性和能源政策的反思。
5月8日,港媒《南华早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这场大规模停电很可能成为欧洲能源政策的一个 "转折点"。他们指出,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鉴于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组合中日益重要的角色,升级电网的"迫切需求"迫在眉睫。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此次欧洲"大停电"或将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欧洲能源基础设施市场的重要契机。作为全球储能和电网构建技术的领先供应商,中国在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上的成果,对防范大规模停电、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具有关键作用。
4月28日,西班牙马德里,因影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南部的大规模停电,许多旅客准备在阿托查车站过夜。 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4月28日,从当天中午开始,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发生大规模停电,导致日常活动突然中断:火车和地铁停运,交通信号灯熄灭,商店关门,部分航班取消或延误,医疗系统也无法正常运营,一些医院被迫紧急使用备用发电机治疗危重病人。西班牙一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距离停电事件已过去近两周,西班牙、葡萄牙等相关方仍未公布事故原因调查结果。欧盟已经排除了网络攻击的可能性。根据西班牙电网运营商REE的初步报告,此次大规模停电可能由电力供应的突然大幅下降引发。
这份报告称,事故发生当天中午,西班牙电网在短短5秒内失去了15吉瓦的发电能力,相当于当时该国全国电力需求的60%。供电的"断崖式"骤降,超出了欧洲电网设计的应对范围,进而触发西法之间的跨境输电联络线跳闸断开,伊比利亚半岛电力系统因此与欧洲主网脱离同步。此后,西葡电网内部出现严重供需失衡,继而发生电压崩溃,并导致全面停电。
4月28日,西班牙电力需求监测显示供电骤降。西班牙电力公司官网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电网高度一体化,通过少数跨境互联线路与法国相连,进而与欧洲其他地区相连。《金融时报》报道指出,此次大规模停电,再度暴露了欧洲电网的脆弱性。
路透社也提到,西班牙和葡萄牙长期以来自称"能源孤岛",尽管西班牙努力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但其电网和储能容量远未跟上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步伐。
国际能源署(IEA)的分析师玛丽亚·洛佩兹(Maria López)分析认为,"此次事件是欧洲向零碳电网转型的'压力测试',暴露了柔性调度与储能短板的致命性。"
尽管此次停电的确切原因尚未查明,但专家和分析人士强调,在电力供应越来越依赖新能源的时代,储能对于帮助电网应对电力供应的突然波动至关重要。
综合欧洲媒体报道,西班牙的储能装机仅占总装机容量的约2.65%,难以缓冲可再生能源波动。停电事故发生后,该国水电储能虽有助于恢复供电,但由于电池储能建设滞后,导致应急处置效果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可再生能源缺乏匹配的储能设备支持,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多国,在近几年还多次出现过"负电价"的情况,发电商需向用户付费消耗过剩电力。
为应对这种局面,新建储能设施往往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办法。西班牙智库"可再生能源基金会"的气候政策经理莫拉莱斯(Ismael Morale)指出,鉴于西班牙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该国计划在2035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西班牙在扩大电池储能容量方面的需求尤为迫切。
他告诉港媒,西班牙目前的储能容量为10吉瓦,大部分来自水力蓄能电站。在投资电池储能解决方案等新技术来提升储能容量方面,该国一直进展缓慢。
"我们需要借助中国的各类技术来改善电网,"莫拉莱斯进一步表示,"我认为,目前我们从中国企业那里真正需要的是储能技术。西班牙急需提升自身的储能能力。"
他补充说,"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停电原因。但我们知道的是,为了未来,我们需要吸取教训。"
今年3月,欧洲能源存储协会(EASE)与研究咨询公司LCP Delta最新发布的第九版《欧洲储能市场监测》(EMMES)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欧洲新增储能系统装机容量为11.9GW,累计装机量达到89GW。
欧洲储能装机容量预测。EASE官网
尽管这份报告强调,2024年是欧洲储能部署"创纪录"的一年。但港媒指出,相比之下,中国在储能技术方面的投资要大得多。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首超百吉瓦,达到137.9GW,同比增长59.8%。其中,新型储能装机规模(78.3GW)首次超过抽水蓄能(58.5GW)。锂离子电池储能成为市场占比最大的储能技术,累计装机占比超55.2%。
所谓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多种储能技术形态,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
简单来说,这种储能技术像是"充电宝",可以储存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富余电量,并在用电高峰时放电,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问题。
CNESA
《南华早报》注意到,今年2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还印发了《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产业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释放新型储能市场发展潜力。
报道由此指出,作为电力市场改革的一部分,中国正在探索将新型储能解决方案整合到更广泛的电网中,以便将其用于高峰负荷管理和频率调节等场景。
与此同时,中国在电池储能和电网构建解决方案方面的主导地位,也让中国可再生能源巨头在欧洲市场找到了另一个潜在增长领域。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已经拿下了超过146个订单,总规模超过165.47GWh。其中,储能电池订单规模最大,达81.11GWh,其次是储能系统(含直流侧系统)订单,超过97单,规模达72.98GWh。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中企在欧洲市场有所斩获:力神(青岛)、南都电源、华为、阿特斯等中企,在希腊、罗马尼亚、英国等市场签订了超12GWh的储能订单。
就在5月7日,德国慕尼黑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博览会期间,楚能新能源、汉伏能源两家储能企业,分别与英国和保加利亚的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涉及订单超过2.5GWh。
"(中国品牌)产品非常有竞争力--在某些领域,它们就是市场上最好的。"电气专家米兰·普罗达诺维奇((Milan Prodanovic)说。
普罗达诺维奇是IMDEA能源研究所的电气系统部门负责人,该机构由马德里政府创立。他补充说,"可以肯定的是,在西班牙推出的许多解决方案中,中国企业将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