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9月21日期间,美国在弗罗里达州东海岸附近进行了四次未携带核弹头的UGM-133"三叉戟Ⅱ"-D5LE导弹的定期抽检试射。
一系列动作,让多国媒体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美国的核战略上,这些举动背后,那个神情焦躁的特朗普,究竟"闹得是哪出?
五天内四次试射,在美军近年来的战略部署中实属罕见,奇怪的是,导弹上全都没装弹头,不是"演戏"是什么?
最近这段时间,特朗普的布局屡屡遭到"拆台",他曾多次吹嘘美国军事力量,可当全世界的目光被中国"九三阅兵"上那一排排装备先进、气势如虹的武器所吸引时,连美国媒体都不得不承认:中国这场阅兵震撼了整个国际社会。
央视画面中解放军整齐划一的步伐、各类洲际导弹的齐头并进、无人作战系统的高科技演示,让无数国家代表团频频点头称赞。
对比之下,美国6月份那次阅兵真的说不上多好,你说他不急?
特朗普本身就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一边高呼"让美国再次伟大",一边却看着中俄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剑,自己却被国会掣肘、军费审批卡壳,这时候,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欧洲边境上的联合军演,对美方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9月中旬前后,北约三国(波兰、爱沙尼亚、罗马尼亚)指控俄罗斯无人机或战机侵犯领空,北约一些国家如临大敌,紧急调动防空力量,东欧各国战备等级迅速提高。
眼看着整个欧洲因俄罗斯的军事动作而风声鹤唳,特朗普的"和平调停"却一次又一次遭遇冷遇,曾经他吹嘘自己与普京"兄弟情深",如今却连一个停火建议都被当成耳旁风,面子往哪儿搁?
于是他"变脸"了,不再扮演调停人,开始明确支持乌克兰收复失地,甚至公开鼓励北约击落入侵俄机,这位"反复横跳"的总统,突然又回到了鹰派立场。
战略导弹试射也就随之登场,美国人向来擅长"做戏做全套",此次在佛罗里达州外海,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缓缓浮出水面。
据相关资料显示,三叉戟ⅡD5导弹,服役已三四十年了,曾是冷战时期美国海基核力量的中坚,如今性能是否还能打?美国心中恐怕也没底。
去年英国海军试射就曾翻车,导弹发射失败并坠入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特朗普当然不想重蹈覆辙,所以干脆一口气连射四枚,哪怕不带弹头,也要亲眼看看这"老伙计"还顶不顶用。
可惜,试射虽然成功,却也暴露了另一个问题:美国的新一代海基导弹,至今还没个影儿,吹了这么多年"核领域遥遥领先",结果关键时刻只能靠"三十年前的老古董"撑场子?
早在8月底,多家官媒报道称,特朗普不满意陆军阅兵,美海军策划更大规模庆典,他想借这场秀找回点国际威望,如果阅兵当天,台上放的还是那几艘锈迹斑斑的核潜艇,岂不是让盟友心凉?
中国的军事发展早已不是"西方想象中的样子",从航母编队到战略导弹,从高超音速到人工智能,中国军队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飞跃。
解放军手中武器,早已不只是用来展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利器。
面对美国的频繁军演,中方多次呼吁"和平共处",但同时也表示"绝不放松警惕",理性而坚定的态度,比任何一次阅兵都更具震慑力。
特朗普当然明白,中国不是那个可以轻易被威胁的国家,他也知道,仅靠四枚导弹的秀肌肉,根本无法撼动中俄已经形成的战略稳定格局。
更何况,美国内部的军工体系早已疲态尽显,预算膨胀、技术停滞,连最基础的后勤保障都频出问题。
对比中国新一代核潜艇下水节奏之快、技术更新迭代之频,特朗普心里怕是早已泛起了苦水,可偏偏他又不能示弱。
美国的国际盟友正在观望,如果连美国自己都不敢"硬气",那还怎么带队"抗中抗俄"?一旦被贴上"纸老虎"标签,盟友的心也就凉了半截,所以特朗普必须出招。
哪怕是虚张声势,也得来点"动静",哪怕导弹不带弹头,也得让"尾焰"刺破夜空,哪怕没人信,也要装出一副"咱还行"的样子。
但问题是,演得再像,也掩盖不了美国核战略体系老化、技术落后、外交策略失衡的现实。
特朗普或许真想靠核试射打一场"心理战",可惜的是,对手早就不吃这一套了,但即便如此,也必须承认,美国仍是全球最具核实力的国家之一。
三叉戟导弹虽老,但仍具备战略打击能力,只是,如果继续依赖过去的辉煌,而忽视现实的挑战,那么所谓的"核威慑",终将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当下国际局势早已不再是靠几枚导弹就能扭转乾坤的时代,今天的世界是大国博弈,是科技竞赛,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谁能稳得住局、走得远、看得清,才是真正的赢家。
那种靠"秀肌肉"掩盖焦虑的老路,走不长远,也走不出未来,对此,各位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