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这个谜语的答案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花生"。

花生一直以来就有"长寿果"的美誉,富含多种营养。再加上在国内广泛种植,花生还成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食,蒸的、煮的、煎的、炒的,应有尽有,说一句国民坚果也不为过。

花生让人"长寿"?

花生经济实惠,香脆可口,还有不错的营养价值。

每100克生花生含有5.5克膳食纤维、44.3克脂肪、4.8克蛋白质2、10.72毫克维生素B、17.9毫克维生素B3。不过与其他坚果相比,花生的价值明显被低估了。

因为除了基本营养的补充,花生在疾病防治上也有着不错的效果。

1、辅助逆转代谢综合征

腹型肥胖、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都是常见的代谢问题,当它们一同找上门来的时候,还会促进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引发更大的健康风险。

如果同时存在上述代谢异常中的3种或以上,则称为代谢综合征。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哈佛医学院联合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关于花生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他们招募了224名志愿者,随机分配成2组,一组人被要求连续12周,都要在午餐和晚餐前一小时各食用一小袋28克的轻盐烤花生;另一组则除了不吃花生外,所有饮食均与吃花生的那组相同。

最后结果发现,天天吃花生的受试者体重有降低趋势,且代谢综合征的逆转率是对照组的2.33倍。

2、减缓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人们进食之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会快速升高,增加动脉血管细胞的硬化反应,限制一氧化氮的使用,限制血管的扩张程度,对人们的健康不利。

对此,美国营养学教授公开了自己的研究实验,他发现在饮食相同的情况下,食用花生的人比没有食用花生的人,其饭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低32%。可见一定量的花生有助于阻止甘油三酯快速升高,从而有利于血管正常扩张,不给斑块形成提供条件。

3、降低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项发表在 Stroke 杂志的研究论文就指出,平均每天吃4-5 粒花生可以降低人们罹患缺血性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据论文描述,花生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每天进食,可渐渐改善血脂状况,还能降低血压水平。

4、代替红肉、主食,稳定血糖

有研究发现,如果在饮食中用花生来代替部分红肉、主食,患糖尿病的风险能降低21%。

这是因为花生能减缓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特别是早上吃些花生,既能提升饱腹感,又能防止升糖过快。

这样吃花生,才安全!

1、要适量

饮食从来不是多多益善,花生也是如此,吃多少是利,吃多少是弊,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中国膳食指南的推荐量,每人每天可摄入25~35克大豆或坚果,如果把这分量全都换成花生计算,每天最多能吃35粒大花生,140粒小花生。

但别忘了,花生脂肪含量高,在吃健康之前,你可能会先吃胖。

而且每天摄入的食物要尽量多样化,所以建议每天吃花生的量最好控制在10~20克,然后再搭配其他的坚果或豆类食品。

2、要烹调得当

炸花生米是很多人都爱吃的小零食。

但花生本身就是脂肪大户,再到油锅里一滚,直接成为一颗"热量炸弹",另外花生珍贵的营养物质也会被部分破坏,如此一来就达不到"吃花生养生"的目的了。

其实比较合适的烹调方式,是水煮花生或者烘烤花生(ps:花生不要烤糊),这样才健康又美味。

3、要存放得当

花生发霉会产生"剧毒"--黄曲霉毒素。早在1993年,它就被WHO评为1类强致癌物,1毫克即可致癌。

再喜欢花生,也不要一口气囤积太多放在家里,储存空间要干燥通风,一旦发霉就果断丢弃。

另外也建议大家不要买土榨花生油,不少新闻报道就能看到私人作坊的卫生、储存条件堪忧,是黄曲霉毒素的超标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