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香港大埔区宏福苑的一场大火让全国人民为之揪心,火焰顺着竹制脚手架疯狂攀爬,12分钟内从零星火点演变为吞噬整栋楼宇的大火,最终吞噬7栋大楼,重大火情触发五级火警,成为这座城市最惨痛的消防安全事故之一。

截至27日6:30,已知这场火灾已经造成至少44人遇难,之前还报道了有279人失联。

这场灾难不仅撕开了香港老旧小区消防系统的脆弱防线,更将沿用数十年的竹制脚手架安全隐患推至舆论风口,引发全社会对城市建筑安全标准的深刻反思。

灾难现场:一场无法阻挡的"立体燃烧"

这次火灾事故开始于26日下午14时51分,宏福苑宏昌阁10层外墙的施工棚架率先冒出黑烟,曾有路人在当时听到砰的一声响,之后便看到火光,推测有可能是出现了电线短路的情况,火灾或由此而起。这是火灾发生待考查的一大起因。

彼时,这座正在进行外墙喷浆维修的楼宇,已被竹制脚手架和绿色防风网全面包裹--谁也没想到,这层"保护壳"会在短时间内变成"助燃天梯"--在干燥的东北风助推下,竹材以极快的速度燃烧,火星与燃烧碎片像雨点般坠落,不仅引燃下层阳台,更在风的助力下飘向相邻6栋楼宇,很快形成"一栋起火、全苑遭殃"的恐怖局面。

消防救援到来时,火势已不可控,可以说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香港消防处最初派出"四红一白"标准编队,但常规方案无力应对这场包围整栋大楼且连成片的"立体火灾":大火让消防人员无法靠近;再加上这些1983年建成的楼宇消防系统严重老化,38%的消防栓水压不足,消防员不得不从地面铺设百米长水带至高层,从而错过最佳灭火时机。

更棘手的是,到达现场的消防车最大作业高度仅40米,面对31层、近百米高的楼宇,无法对上层火势进行有效压制。

截至当晚11时,仍有居民被困高层,消防人员只能通过电话保持联络,在高温与浓烟中艰难搜救。有一位名叫何伟豪的消防员在楼层的地下空间救援时失联,于浓烟中被发现时已经殉职,面部有烧伤痕迹。另有一名消防员因热衰竭被送入医院。

根据央视等媒体给出的消息,到27日1:30分,已知死亡人数已达44人,失联人数则要多得多,由于这是火灾事故,且火情过于严重,失联人数怕是已凶多吉少。

而在临时庇护中心内,有至少700余名失去家园的居民裹着被子等待消息,有人喃喃自语"家里的东西全烧没了",空气中弥漫着悲伤与不安。

26日晚,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表示,大埔火警发生后,已即时联络大埔区学校校长会及位于宏福苑附近的学校,并派出教育心理学家及大埔区学校发展组人员前往设于大埔富善社区会堂及善楼的临时庇护中心,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适切支援。

受火警及道路阻塞交通影响,中华基督教会冯梁结纪念中学、大埔浸信会公立学校、圣公会阮郑梦芹小学和灵粮堂刘梅轩中学、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学等,将于27日停课。

另外,如个别学校因实际情况需要停课,可按机制在征询法团校董会或校董会同意,以及通知教育局分组学校发展组后,作停课决定,并应尽快通知持份者。就停课安排,请家长留意教育局及学校最新公布。

27日是小学一年级自行分配学位的注册日期。教育局会要求相关学校联络受影响家长,为其获派小一入学自行分配学位的子女办理注册手续作适切安排。

教育局呼吁区内学校及教职员留意学生情绪,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支援。教育局教育心理学家及大埔区学校发展组人员会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继续为学校提供所需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