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秋季就要结束了,今天是11月6日,是霜降时节的最后一天,明日起我们就要迎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后,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此时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为了顺应天时和适应季节转换,在民间自古以来就有"立冬补冬"的说法。

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说的是立冬后寒气渐重,人体为了抵御严寒,需要通过"补"来增强体质,这里的"补"指的是"以食补身"。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温阳补肾,滋阴润燥,健脾养胃的水果蔬菜和肉类,像羊肉、牛肉、红薯、山药、萝卜、梨、莲藕等食物就挺不错的。除了饮食外,冬季养生还提倡"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立冬后的天气越来越冷,特别是我国偏北的一些地区早已进入冬季,有些地区已经出现降雪了。对于农作物而言,此时北方的大田作物如冬小麦,正处在关键的越冬期。而南方的秋收、秋耕工作已接近尾声,农民正忙着播种冬小麦和移栽油菜。
随着冷空气的日渐活跃,天气日渐寒冷,相信很多人都开始担忧今年冬季会不会格外的寒冷。由于闰六月的原因,今年农历六月以后的节气交节时间都比常年要早一些,正常来说,立冬应该是出现在农历十月上旬,而今年立冬到来的时间是在九月十八。这样的节气提前是否会影响今冬的整体气温走势?

"早立冬,冻死牛;晚立冬,穿单衣。"这句农谚是根据立冬来的早晚来预测冬天冷暖的,说的是立冬来的早往往预示着冬季寒风凛冽,冷空气频繁,非常的寒冷。而立冬交节的晚,则预示冬天晴多雨少,气候偏暖,人们不用穿着厚衣服来御寒。
明天就是立冬节气了,在古时没有气象预报,老祖宗们除了通过节气到来的早晚来预测天气外,还会根据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冬天的雨雪和寒冷程度。老话说,"冷不冷,就看立冬",明日立冬,今冬雨雪多不多?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

"立冬落一沟,冬天雪堵门"
"落一沟"指的是降雨不断,"雪堵门"则说的是雨雪多,积雪厚。
这句农谚说的是,如果到了立冬节气还雨水连绵不断的话,说明当下空气中水汽充足,而且冬季冷空气活跃,这种气候条件容易导致到了寒冬时节将会降雪偏多。

"立冬热烘烘,冬季无湿土"
这句农谚简单易懂,说的是如果立冬前后天气晴朗,气温较高,体感上还有些热的话,说明当下冷空气势力较弱或者来的晚。那么这样的冬季也将会是以晴多雨少的天气格局为主,整体感觉也就没有那么冷了。

明日就要立冬了,你们那里现在是晴天还是雨天呢?上述农谚都是老祖宗们总结下来的经验,你们觉得古人说的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