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这只靴子,终于要落地了吗?
这可能是房地产市场近几年最关键的消息,没有之一。
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在最近的财新峰会上透露,房地产税立法起草已经完成,技术难点基本攻克,现在征收只是时机问题了。
那么这个时机会是什么?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难道房产税真的要全面开征了吗?

房产税信号,为何空前强烈?
这已不是楼继伟第一次为房产税发声,但在此刻房地产市场仍在底部徘徊的2025年末,这一表态非常重要。
房产税这只靴子悬了十多年,现在终于要落地了吗?
回想2022年那会儿,当时暂缓房地产税试点,主要是因为2021年房地产市场开始大幅下行,经济在大感冒冲击下承压。
现在结合2025年下半年的一系列动向,房产税全面推开的信号确实越来越明确。
上海在9月份刚刚对执行了14年的房产税试点政策进行了首次调整。
同时,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表示,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虽然当前房地产处于下行周期推行较为困难,但仍应按照2013年明确的适时推出要求推进。

这些动作似乎预示着房产税全面推广已进入倒计时。
那么,为何各方都在此时积极推动这一争议多年的税种?
土地财政褪色,钱袋子需要新来源
不知道你有没有算过,如果房产税真的推出了,自家房子未来可能每年要交多少钱?
房产税的核心逻辑是让地方财政从卖地快餐转向税收套餐。
过去地方政府靠卖地赚快钱,但现在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已从40%跌至23%。地总有卖完的一天,但房子一直在那儿,每年都能收税。
楼继伟说房产税是最适合地方税的税种,这道理其实很简单。
因为你家周边的公园、学校、地铁这些公共服务越好,你家的房子价值就越高,要交的税也就越多。
这不就是你房子的会员费吗?社区服务越好,会员费就越贵。

据测算,若全国推广房产税,按当前试点城市税率测算,年税收规模可达8000-10000亿元,有效填补土地财政缺口。这样一笔巨额收入,对当下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但是买了多套房的朋友可能要皱眉头了--那些闲置的空房子,每年都会产生一笔实实在在的持有成本。
这可能会抑制投机性购房,让市场更多回归到真实的居住需求。市场上的二手房供给可能突然暴增,甚至说这可能会让一些闲置的房子被逼进租赁市场。
从上海和重庆的试点经验看,房产税确实对房地产市场有维稳的作用。不同方案对市场的影响有区别,主要体现在供需双方调整的速度和幅度上。

试点的信号,房价会继续下跌吗?
其实上海和重庆试点房产税已经十年多了,但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上海今年9月还刚出了新政。
从2025年9月开始,上海对持有居住证满3年且在上海工作生活的购房人,购买家庭首套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
同时,对于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的部分也暂免征收。
看出来了吗?政策在保护刚需,但也在为全面铺路做准备。
对于那些持有居住证但还没满3年的购房人,政策也留下了空间,可以先按规定交税,等住满3年后,之前交的税还可以退还。

而对于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上海更是给予了首套住房直接暂免征收的待遇。
各城市对人才的争夺战,已经延伸到房产税领域了。
重庆则更侧重调节高端市场,主要对独栋别墅、高档商品房征税,税率区间为0.5%-1.2%。2024年,重庆进一步优化方案,将外地人购房的征税起点从首套提高到第二套及以上,并扩大免税面积至180平方米。
两地的试点效果明显,上海房产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比例虽不足2%,但有效抑制了多套房投机需求。
重庆应税高档住房成交量占比同比下降27%,部分楼盘价格下降10%。

如果真的来了,会怎样影响你的钱包?
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说,假如你家房子评估价是500万,按0.6%的税率算,每年得交3万元的房产税。
这笔额外开支会不会改变你的购房计划?会不会让你在选择大户型时三思而后行?
不过也别太担心,从试点城市经验看,房产税会有免税面积设置,大概率不会对普通家庭的第一套房造成太大压力。
上海的政策就明确了,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的部分是暂免征收的。
一个三口之家,拥有两套住房,总面积不超过180平方米,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可能完全不需要缴纳房产税。
这样的设计,明显是要保护普通改善型需求。
而对于那些豪宅、多套房持有者,情况就不同了。

房产税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游戏规则彻底改变,房子多了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那些指望囤房等待升值的人,得好好算算这笔账了。
楼部长也承认,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当下,推出确实有难度,所以在选择时机时肯定会非常谨慎。
最后想问问,如果房产税真的来了,你会调整自己的买房计划吗?是继续追求大房子,还是选择够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