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英勇不屈、奋勇抗敌,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为赢得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接受日本递交的投降书

中国开辟了世界上最早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法西斯国家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在意大利、日本、德国上台执政,逐步形成东、西方战争策源地。法西斯势力的目标是建立法西斯统治的世界秩序,永久剥削、奴役全世界。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这是其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开端,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高举抗日的旗帜,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也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局部战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抵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领导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二是国民党内抗战派的局部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中,重创日军;在敌后战场,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在中国军民的抗击下,日军被迫从速决战转入战略相持,日本陆军主力和海军部分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进退维谷,直至战败。

报纸刊登的日本投降消息

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苏、美、英等盟国的作战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互相支援的。中国战场对世界其他战场的支援主要表现在:

(一)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北向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是日本法西斯的既定国策。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日军先后在张鼓峰、诺门坎,向苏军发起挑衅,均以失败告终。日军主力投入到了中国战场,因此无力同时发动侵苏战争。

二战全面爆发后,日本军政界多次提出趁苏联无暇东顾,北向攻苏,均因兵力不足未能达成一致。1942年6月起,德国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多次诱迫日本攻苏,日本均以兵力不足拒绝。正是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才使苏联免遭德、日东西两面夹击,得以集中全力对德作战而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二)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的太平洋战争。南进是日本的另一国策。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1940年6月德国击败英法军队,两次给日本提供了南进良机。但日本因深陷于中国持久战中难以自拔,不得不推迟南进。

日本于1941年12月8日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但由于中国战场的强力牵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兵力严重不足。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初战胜利后,海军妄图乘胜攻占澳洲,但陆军以兵力不足予以拒绝。相反,日本陆军迫切希望尽快结束对华战争,进而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资源,以阻止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日军多线作战,首尾难顾。1942年9月至1943年1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遭受重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直到战败投降。

1943年中美英开罗会议

(三)中国抗战有力地支援了英美的北非地中海战场。1942年春,德军在北非的进展,促使日本提出西进作战计划,企图在印度同英国决战,以迫降英国。由于日本陆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只能派出2个师团进入印度作战,最终只能放弃西进战略,南亚、中东、北非与地中海地区由此免遭日本法西斯的蹂躏。

(四)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有力地支援了英美盟军在缅甸和东南亚的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迅速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1年12月中旬,日军发动对缅甸作战,英军溃败,缅南失陷。1942年3月,中国派出远征军2个军进入缅甸,中英美盟军携手艰苦奋战,于1945年1月,收复了滇缅公路全线,使中国重获外援之路,更为盟军在缅甸乃至在东南亚的反攻建立了前进基地。

欢庆胜利

中国在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一,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到反法西斯四强之一。自鸦片战争始,中国历次反抗外来侵略均以失败告终,沦为受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抗战开始后,中国因最早开始并始终坚持进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苏四大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中国首进世界四强。

其二,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二战的胜利提供了保证。中国最早提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要求。早在1937年3月1日,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中共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主张。1938年4月1日,国民党也明确提出,要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制止日本侵略,树立并保障东亚之永久和平。中国的倡议,最先得到苏联的响应。1937年8月,中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开始大规模援华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立即对日、德、意宣战,并建议美、英、苏立即与中国结盟。1942年1月,以中、美、英、苏四大国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宣告建立,为夺取二战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其三,为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战争的中后期,中国便开始酝酿协商建立战后新秩序,创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此过程中,中国积极为本国及弱小国家发声,努力维护弱小国家的利益,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中叶人类历史从世界战争走向战后和平与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重大转折关头,中国开辟了世界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东方反法西斯主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