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闯祸在先,强制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事后倒打一耙,打来电话不仅不向中国道歉,还试图指责中国,眼下又再次甩锅,直言中国要掏空他们,面对荷兰的强词夺理,中方的回应透露出一层深意。

60天倒计时已经启动,欧洲车厂仓库里的芯片只够再撑两周。大众德国总部把夜班改成白班,只为抢在生产线停摆前把最后一批货装车。宝马慕尼黑工厂更干脆,直接给工人放无薪假,因为车载电脑缺一颗不到一毛钱的小器件,整车只能趴在工位上吃灰。这些芯片原本由荷兰安世半导体供应,如今却被锁在阿姆斯特丹港的仓库里,钥匙握在荷兰政府手里。

事情回到9月30日,荷兰经济大臣宣布动用冷战时期留下的《货物可用ity法案》,把安世在荷资产全部冻结,中方管理层当场被保安请出大楼。官方给出的理由是防止技术外泄,可文件里找不到任何证据,只有一句模糊的"存在潜在风险"。三天后,美国商务部6月的密函被法院公开:如果荷兰不动手,华盛顿就取消ASML对华光刻机的年度豁免。一句话,荷兰的"国家安全"其实是华盛顿的遥控器。

中方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10月8日,海关总署把安世中国(东莞)厂区从出口白名单移除,所有发往欧洲的封装件必须改用人民币结算,且需提前30天报备。同一天,比亚迪、蔚来、小鹏的采购部收到内部邮件:安世中国产能优先保供国内,欧洲订单无限期推迟。数据显示,安世中国每月能封测8亿颗车规器件,占欧洲车厂需求的三成。通道一关,欧洲瞬间断粮。

荷兰安世汉堡工厂最先感受到寒意。10月15日,厂内8万片晶圆堆到走廊,封装厂却拒绝接单,理由是"没收到中国基板"。管理层只好宣布裁员15%,300名工人圣诞节前领完补偿回家。工会组织罢工,却被法院认定为"非法",因为"国家安全高于劳资纠纷"。工人代表在电视镜头前怒吼:政府抢来的公司,凭什么让我们买单。

欧盟内部也开始裂缝。德国经济部给荷兰发去正式照会,提醒对方"欧洲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单边制裁等于自残"。法国则把皮球踢给布鲁塞尔,要求欧盟委员会评估荷兰是否违反《外国补贴条例》。最尴尬的是欧盟贸易委员,他一边嘴上说"支持成员国维护安全",一边悄悄推迟了荷兰申请的半导体补贴审批。官员私下吐槽:荷兰把桌子掀了,却指望别人收拾残局。

11月1日,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受理闻泰科技诉讼,案号600.205.003/01。法官给政府开出的条件很简单:12月13日前拿出"技术外泄"的硬核证据,否则冻结令自动失效。法律圈普遍不看好荷兰,因为《货物可用性法案》1956年是为防苏联核打击设计的,条文里连"半导体"三个字都没有。律师们算了一笔账:一旦败诉,荷兰政府面临最高200亿欧元国家赔偿,相当于全国每人掏出1100欧元给中国企业发工资。

比赔钱更难受的是产业链外逃。安世中国东莞厂区灯火通明,产能全开,良率反而比被抢前提升3个百分点。比亚迪把原本给欧洲的MOSFET订单直接转给安世中国,价格比国际市场低8%,交期缩短一半。蔚来更狠,直接把安世中国升级为"联合实验室",下一代900V高压平台的驱动模块全部在这里流片。欧洲车厂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新车发布会一辆接一辆,自己却因缺芯把年度目标下调5%。

美国媒体也开始调转枪口。《华尔街日报》11月5日头版标题:华盛顿赢了战役,却可能输掉战场。文章算了一笔账:荷兰安世每年卖给美国车企20亿美元器件,如今产能被锁,通用、福特只能加价30%向日本瑞萨抢货,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芯片行业分析师在电视节目中直言:技术脱钩听起来很硬,最后全是美国车主加油时多掏的钱。

12月中旬的裁决还没到,荷兰国内先乱了。农民党、自由党、绿党罕见联手,要求议会召开紧急听证会,质问政府"拿什么赔200亿"。首相在答辩时支支吾吾,只说"国家安全无价",却被媒体翻出三年前同一个人演讲"欢迎中国投资拯救荷兰就业"。反对党把两段视频剪在一起,24小时播放300万次,评论区一片"自己打脸"的表情包。

中方的态度只剩一句:奉陪到底。11月10日,闻泰科技向海牙地方法院追加诉讼,要求公开美国商务部密函全部内容,并调查荷兰大臣是否涉嫌"外国干预"。如果胜诉,荷兰不仅赔钱,还要公开道歉。消息一出,欧洲股市半导体板块集体跳水,荷兰安世母公司股价三天跌掉18%,市值蒸发近百亿欧元。投资者用钞票投票:他们不相信荷兰能赢。

60天倒计时,现在只剩40天。欧洲车厂在仓库里贴出红色标语:一颗芯片也不能再丢。德国大众把原本放在荷兰的欧洲配件中心迁往波兰,法国标致直接与中国芯片厂签三年长约。荷兰安世汉堡工厂门口,工人举的牌子写着:政府抢来的饭碗,为什么让我们挨饿?镜头扫过,仓库里成箱的芯片贴着封条,封面上印着Made in China,却运不出欧洲港口。

故事到这里,输赢已经写在墙上:荷兰如果败诉,将创下西方政府赔偿中企的最高纪录;即使胜诉,欧洲车企也会把订单永久迁走,安世欧洲厂区最终只剩空壳。美国拿到了面子,欧洲丢掉了里子,中国把产能留在了家里。真正的输家,是那些年底拿不到年终奖的欧洲工人,是那些因缺芯推迟提车的普通车主,更是那个以为"抢来就能赢"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