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开启了一场,为期5天又耐人寻味的印度之行。据《菲律宾星报》报道,这是18年来菲律宾总统首次访问印度,随行带着10名内阁部长的庞大代表团,阵仗之大令人侧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位在南海问题上频频碰壁的菲律宾领导人,正试图在印度身上寻找新的战略突破口。

【小马科斯与莫迪会面】

马科斯出发前的声明可谓精心设计,他刻意强调菲律宾位于印太关键航线的地理位置,声称要基于"国际海洋法"来维护地区"和平"。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背后,实则是为其与印度的海上安全合作寻找借口。

菲律宾媒体透露,双方会谈重点锁定在情报共享和海上安全协调上,马科斯甚至暗示要与印度联手应对中国。

这种急切的姿态暴露出马科斯政府的战略困境。不久前他兴冲冲访美,本想借南海议题邀功请赏,却被特朗普一句"不反对中菲友好,中美也相处得很好"浇了个透心凉。

更尴尬的是,日本、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友,在南海问题上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走投无路之下,马科斯只能把目光投向同样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印度。

【特朗普威胁将大幅提高印度关税】

不过,印度这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因为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面临被特朗普政府加征25%关税的经济制裁,还被美财长公开羞辱为"全球无足轻重的角色"。曾经亲密的美印关系急转直下,逼得印度不得不寻找新的外交突破口。

而在与马科斯会谈后,莫迪高调宣布将印菲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计划在贸易和国防领域深化合作。

但这个所谓的"战略升级"着实有些讽刺。翻看数据就知道,2024年印菲双边贸易额仅有37亿美元,连印度与斯里兰卡的贸易规模都比不上。两国除了菲律宾购买过印度"布拉莫斯"导弹外,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合作。如今突然热络起来,明摆着是各怀鬼胎的政治作秀。

【莫迪政府或有两层打算】

对印度而言,这显然是其"东向政策"的又一次投机尝试。在中印边境摩擦中占不到便宜后,莫迪政府似乎想在南海开辟"第二战场",既能为对华谈判积累筹码,又能向特朗普证明自己的"反华"价值。

而菲律宾则病急乱投医,试图通过与印度这个地区大国的合作,弥补其在南海问题上的孤立处境。

但这场看似热闹的战略联姻,实则漏洞百出。所谓"两个海洋强国"的合作,不过是两个地区中等国家的抱团取暖。印度自身正深陷经济困境和地缘政治困局,5月印巴空战的失利更暴露了其军事能力的局限性。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都疲于应付,哪还有余力在南海为菲律宾撑腰?

马科斯的这步棋可谓臭招频出。他寄希望于印度的"援手",却忽视了新德里自身的力不从心。

【马科斯希望印度伸出"援手"】

印度确实有借南海问题牵制中国的算盘,但其所谓的"珍珠链"战略更多是臆想出来的威胁。以印度目前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派几艘军舰到南海作秀或许就是极限,根本无力改变地区力量对比。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南海已经构建起一套成熟完善的防御体系。近距离有海警船常态化执法,中层距离部署着民兵渔船协同警戒,远距离则由解放军海空力量提供战略支撑。

这种三层防御网络如同天罗地网,既确保了日常管控的有效性,又为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好了充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印菲两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加强勾连,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转移国内矛盾的考虑。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下,炒作"中国威胁"似乎成了他们共同的政治救命稻草。

【中方决心坚定不移】

然而历史已经表明,这种短视的地缘政治操弄往往适得其反。对中国而言,无论是菲律宾的挑衅还是印度的介入,都改变不了南海局势的基本面。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相关防御部署和外交应对也日益成熟。印菲这种临时拼凑的"反华联盟",注定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表演。

对菲律宾和印度来说,与其沉迷于地缘政治博弈的幻想,不如把精力放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上。毕竟,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中,真正的实力来自于经济活力和科技创新,而非虚无缥缈的战略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