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两张照片震撼中国:理发师何正全的天安门一刻!
一个普通理发师的手在9月3日的北京微微颤抖,他举起的不是名表豪车,而是两代英烈的遗照,这个瞬间击中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何正全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手中紧紧握着父亲何长发的军装照和儿子何川的生活照。这位来自四川绵竹广济镇的普通理发师,作为烈属代表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当纪念活动的庄严时刻到来,他情不自禁地举起亲人的照片,希望他们也能"看到"今日中国的强盛。这个不经意的动作,被镜头捕捉后迅速传遍全国,成为一个家庭三代奉献的无声见证。
---
01 红色传承,理发店墙上的家族记忆
在广济镇老街上,何正全的理发店再普通不过。玻璃门上贴着褪色的"理发15元"字条,推门而入,景象却令人肃然起敬。
墙上最显眼位置挂着两样东西:儿子何川的烈士光荣证和父亲何长发穿着志愿军军装的黑白照片。这些无声的影像,串联起一个家庭跨越三代的红色印记。
何正全的父亲何长发24岁时穿上军装,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上甘岭战役中五次作战,荣立三等功,被授予"营模范"称号。
"父亲去世时身体里还有没取出的弹片。那时候我才8个月大,从记事起就常听家里人讲述他与战友们的故事。"何正全指着墙上父亲的照片说,"这是我26岁时,父亲的战友送给我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父亲的样子。"
02 英雄血脉,从抗美援朝到见义勇为
父亲的故事,何正全常常会讲述给儿子何川听。那些红色故事,就像种子一样在何川心中生根发芽。
何川出生于1992年。2008年"5·12"地震后,他作为地震受灾转移学生前往山东省一家技术学院就读。2011年3月29日晚,何川因救落水同事不幸遇难。
事发当晚,何川所在工厂的一名职工落水,两名营救人员跳入水中营救。何川听到呼救声后赶到湖边,一头扎进冰冷的水中,迅速向落水者游去。
个头不足1.6米的何川,用头、肩顶住落水者,另外两名男子也在全力配合进行营救。捞起落水者后,另外两名营救人员因体力过度消耗被困水中,何川见状,转身游向他们。最后,由于体力不支,3人不幸遇难。
2011年4月,共青团四川省委追授何川"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同年9月,山东省东营市授予何川等3人"东营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2022年7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评定何川同志为烈士。
03 平凡奉献,最美拥军人物的日常坚守
多年来,何正全始终践行着红色精神,在拥军爱军和帮扶乡亲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他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凭借一手精湛的理发技艺,不仅服务邻里,还将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联络协调下,何正全3年多来已为驻绵竹部队官兵义务理发达1000余人次。2024年,他获评德阳市"最美拥军人物"。
他还经常前往广济镇敬老院,免费为老人们理发,耐心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给予关怀与帮助。这份荣誉是对他多年坚持的肯定。
04 特殊陪伴,两张照片的北京之行
一个月前,何正全收到相关部门的通知,他将作为烈属代表,赴京参加纪念活动。"能到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我激动得连着好几天都没合眼。"面对记者,何正全的声音里仍藏着难掩的激动。
出发前,何正全取出一个信封,里面放着父亲的军装照、儿子何川小时候的照片以及成年的寸照,还有黄继光纪念馆赠送的纪念册。
"去北京观礼应该是我父亲和儿子去,结果却让我得了这份荣誉……"何正全哽咽着说道。"带着这些,就像父亲和儿子陪着我一起去北京,我要告诉大家,我们整个德阳是一座英雄城市。"
05 国家时刻,平凡理发师的天安门观礼
9月3日上午,何正全站在天安门广场,代表两代英烈见证国家以最庄严的方式纪念胜利。纪念大会包括约70分钟的盛大阅兵,受阅部队在长安街列阵,接受检阅。
天安门广场搭建了可容纳3.7万人的临时观礼台,加上长安街两侧的观礼席,总计可容纳超5万人同时观礼。从空中可以看到,广场上观礼区的布局呈现出三个"人"字,构成了意象化的"众"字,寓意"众志成城"。
何正全表示,这是国家给予烈属的崇高礼遇,是对先烈们的深情缅怀。此次到北京观礼,他深感责任重大,希望通过亲身经历,让更多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先烈们的伟大精神,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
观礼结束后,何正全回到绵竹继续为乡亲们理发。
他仍然会每月去武警中队义务理发,仍然会小心翼翼擦拭墙上父亲和儿子的照片。
天安门广场的瞬间已经传遍全国,但何正全的信念很简单:"祖国强盛了,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这个普通理发师用两代亲人的照片,展示了什么是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