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轮回,A股再次站上4000点门槛。这一次,市场的基础更加坚实,杠杆更加健康,投资者的结构也更加合理。

"九月主要时间点在上半月,第一周是冲击4000点的最好时机,如果第一周没有突破,极大可能市场要冲高回落进入一段时间的调整,那就只能再看第三周。"这是一道弧线在9月初的前瞻判断。

第一周已经过去,没有实现突破。第三周(本周)已经成为多头的关键时段。

截至上周五,上证指数最高达到3892.74点,离4000点只有2.75%的涨幅空间。市场交易额近期持续放大,甚至出现单日3.1万亿元的天量,表明场外资金正在快速入场。

01 历史对比:两破4000点,今回有所不同

回顾A股历史,上证指数曾两次突破4000点。2007年5月9日首次站上4000点,10月16日创下6124点历史新高,原因是股权分置改革红利、经济高增长和流动性过剩。

2015年4月10日再次突破4000点,但这次主要依靠杠杆资金推动和改革预期,存在明显的泡沫成分。

2025年的今天,市场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与2015年同期相比,当前A股整体估值约为21.7-22.1倍,明显低于2015年同期的24.1倍。

目前的融资余额占总市值的比例仅为2.5%,远低于2015年4-5%的高点,表明市场杠杆率更加健康,不太可能出现2015年去杠杆导致的暴跌。

02 资金动向:谁在爆买A股?

市场能够冲击4000点,离不开各路资金的推动。最新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正在加速入场。据兴业期货分析,在本轮行情中,散户资金提供了主要的流动性增量。

挂单额低于5万元的小单自2024年底以来持续净买入,且近期资金流入不断增加。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较6月环比增加31.72万户,环比增幅近两成。

两融杠杆资金卷土重来,自8月以来连续多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8月19日,A股两融余额正式突破2.1万亿元大关,达到21175.10亿元。

机构资金也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动力。截至2025年8月15日,股票私募基金已经连续2周加仓。百亿私募仓位指数为82.29%,较前一周大幅上涨8.16%,创下年内单周最大加仓。

外资在A股的参与度也持续回升。7月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2024亿元,较6月大增36.3%。根据EPFR数据,7月投资于A股的海外基金净流入200亿元。

03 九月突破:为什么这次可能性更大?

九月突破4000点的可能性增大,主要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支撑。

政策环境处于多年来最宽松的状态。货币政策强调"适度宽松",一举改变以往稳健货币政策的定调;财政政策提出了更加积极的表述。

经济基本面正在改善。2025年的经济环境相比2024年进一步好转,在宽松货币与积极财政的刺激下,经济有望加快回暖,释放出更多的经济活力。

美联储降息预期给全球市场带来了额外的流动性预期。尽管一些分析师认为美联储降息对A股的利好应该是事后发酵而非事前演绎,但它确实为我国央行提供了更大的货币操作空间。

市场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即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涨,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也仅在13倍左右,较美股三大指数的估值便宜了一半,中美股票市场的估值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

04 行业轮动:从基建牛到科技牛

与2015年不同的行业表现,也是本轮牛市更为健康的一个标志。

2015年突破4000点的行情中,增速最快的行业为建筑装饰、机械设备及交通运输,整体来看围绕的就是大基建和地产。

而去年以来驱动本轮行情增长最明显的行业分别为电子、综合(涨幅均超过150%),似乎是两个不同的增速逻辑,但实则围绕的都是半导体。

如果说2015年是政策基建牛,那么今年的牛市或许可以命名为"电子半导体牛"。今年以来的小牛市与2015年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分化行情比较明显。

05 4000点之后:还有多少人在车上?

当A股真正突破4000点后,市场会如何演绎?还有多少人能够留在车上享受后续的行情?

从历史经验来看,牛市唯一的风险就是踏空。眼看着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在牛市红利的加持下资产不断增值,踏空者自身账户却毫无变化,这显然是错失了财富增厚的难得机遇。

踏空对投资者心态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看到他人在牛市中盈利,踏空者极易产生焦虑、后悔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往往会干扰后续投资决策。

因踏空导致的心态失衡进而做出错误投资决策的情况,在牛市中屡见不鲜,非但不能帮助投资者获取收益,反而经常会带来账户的缩水。

从目前情况看,A股在全球权益、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中的赚钱效应突出,促使了海外投资者提升A股配置比例的重要性。

伴随A、H股赚钱效应持续改善,下半年至今A股在非美国家中处于领跑梯队,对于外资而言,增配此前低配的A/H股,是跑赢MSCI新兴市场等全球配置基准的重要手段之一。

截至8月20日,挂单额低于5万元的小单资金净买入金额较7月同期增加31%。两融余额突破2.3万亿,创历史新高。

但与2015年那场杠杆牛不同的是,如今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仅为2.5%,远低于2015年的4-5%。这意味着市场基础更加稳健,上涨空间更加可期。

十年前,A股在4000点上下的狂欢最终以泡沫破裂告终。这一次,市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资产质量改善、杠杆率可控、行业轮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