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场牵动俄乌局势走向的军事行动正在浮出水面。英国首相斯塔默20日在一场闭门军事会议后高调宣布,由英法主导的"志愿者联盟"将正式向乌克兰部署军队,并警告俄罗斯若违反未来和平协议将面临"严重后果"。这一动作被外界视为西方对俄施压的"杀手锏",标志着俄乌冲突可能迎来转折点。

据英国《卫报》披露,这场在伦敦近郊军事基地举行的闭门会议集结了美、法、意、澳等30余国高级军官,重点商讨在乌部署维和部队的执行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会议首次提出"部分停火"概念--即在能源设施、黑海航道等关键区域优先实施停火,同时推进全面停火谈判。分析认为,这种"边打边谈"的策略既能缓解人道危机,又为后续博弈保留筹码。

就在英国宣布出兵的同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盟峰会上透露重磅信号:巴黎将于27日举行"志愿者联盟"首脑会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亲赴现场争取更多军援。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峰会可能敲定F-16战机、远程导弹等重型武器的交付时间表。法英两国一东一西的联动布局,显然在构建对俄包围网的"双保险"。

斯塔默虽未具体说明"严重后果"的内涵,但综合多方信息可推测西方已准备三套反制方案:一是全面升级对乌军援至战略级武器;二是推动北约在波罗的海永久驻军;三是对俄能源出口实施"窒息式"制裁。军事专家指出,此次部署的维和部队实际是"先遣侦察队",既能实地评估俄军动向,也为后续大规模介入铺路。

面对"志愿者联盟"的强势动作,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1日斥责此举是"北约东扩的军事化包装",警告将采取"不对等反制"。而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则表态欢迎,称这是"国际社会团结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派员参会却未公开表态,其暧昧立场为局势增添变数。

这场由英法主导的地缘博弈,正在将俄乌冲突推向更复杂的多边角力场。当"维和部队"与"部分停火"交织,当巴黎峰会遭遇莫斯科反制,2025年的春天,黑土地上空的硝烟或将书写新的战争法则。

在欧洲为乌克兰问题焦头烂额之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3月31日至4月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 。

自今年以来,中俄两国关系继续保持升温状态,两国在贸易与能源领域规模的合作继续提升,并且政治关系也愈发稳定。

在这种局面下,两国新一轮外交接触也已经开始预热,就在不久前,中国外交部就正式发布消息,宣布外长王毅于3月31日至4月2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访问期间,王毅会同俄罗斯领导人以及俄外长拉夫罗夫会面,不过就在与普京见面之前,王毅还通过媒体向外界传递出一番忠告。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王毅日前接受了该媒体的采访。

在采访中,王毅谈及了当前的俄美关系,他表示俄美两国刚刚迈出恢复正常接触的第一步,这有利于推动大国关系格局趋于稳定。

中方也完全理解和支持俄罗斯通过外交努力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大国也应顺应历史大势,履行好大国担当,为增进全人类福祉贡献更多正能量。

为何王毅跟普京会面之前,要特意提及当前的俄美关系呢?

其实这与近期西方媒体的一系列刻意炒作有关。

在今年2月份,俄美两国领导人首次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进行通话,此举标志着俄美关系开始"解冻"。

在随后一个多月时间里,俄美两国又多次接触,讨论贸易,俄乌和谈等重点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从3月份开始,一些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开始大肆炒作"反向尼克松战略"。

所谓的"反向尼克松战略",指的是冷战期间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过解冻中美关系,从而离间中苏关系,而放在今天,美国则可以通过解冻俄美 关 系,从而离间中俄关系。

事实上,不光是西方媒体普遍在宣传"反向尼克松战略",特朗普政府也多次暗示要让中俄远离彼此的意思。

在过去2个月里,特朗普多次吹嘘自己与普京之间"亲密"的关系,并多次表示要阻止中俄两国"结盟反美"的可能,在一档采访中,他还公开表示,他从所有历史中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让俄罗斯与中国走到一起。

面对外界炒作,王毅在访俄前说的这番有关俄美关系的话,实际上就是表明对俄罗斯的支持与信任。

尤其是支持俄罗斯通过外交努力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这说明中国不会干涉俄罗斯与美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动作,也不会将此当作"威胁",这实际上是给俄罗斯吃定心丸以及展现自身大国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美国的拉拢,俄罗斯方面其实也一直保持谨慎与提防的态度。

虽然当前俄美关系正在慢慢回暖,但双方仍未就经济与俄乌问题达成实质性协议。

特朗普虽然声称要在短期内结束俄乌冲突,但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诉求大不相同,想要调和几乎不可能,而且在经历过明斯克协议的欺骗以后,无论特朗普之后如何"画饼",俄罗斯都实际上已经不愿再相信西方承诺。

特朗普想靠调停俄乌冲突来拉近俄美关系,到头来可能会落得个两头不讨好的下场。

至于在经济方面,受此前美国多轮制裁影响,绝大部分的美国企业目前都已撤出俄罗斯本土,与3年前不同的是,如今俄罗斯已经经历了经济转型,国家经济战略也开始转为"向东看"。

这些美国企业是否回归俄罗斯本土,都不会再对俄罗斯的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此前负责与外国投资和经济事务的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曾表示,美国公司重返俄罗斯将非常困难,并呼吁那些想要重返俄罗斯的美国公司与俄罗斯公司建立合资企业。

毫无疑问的是,美国虽然有心拉拢俄罗斯,俄罗斯却显然不吃这一套,无论是拿俄乌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作为橄榄枝,俄罗斯都有许多理由不接受。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中俄关系仍是全球最稳定的政治关系之一,尤其是在王毅这次访俄期间,两国还有可能达成更多经济领域合作,也期待未来两国关系能够继续保持升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