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俄乌欧的领导人接连会晤之后,一个问题抛在了中方面前,普京与泽连斯基的首次会面,有没有可能定在中国呢?

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白宫会晤期间,特朗普晾着泽连斯基和一众欧盟领导人,专门给普京煲了个40分钟的"电话粥"。

双方聊了些什么不知道,但是德国总理默茨在会后放出消息,声称普京同意在两周之内,跟泽连斯基进行会晤,只是地点还没有定下来。特朗普也在会前声称,自己正在安排俄乌总统的会晤地点。

这就让一些人想到了中国,一来,中方有促成伊朗沙特复交的经验;二来,俄罗斯信任中国,中方或许能劝动普京。只不过,他们的算盘打错了。

据环球网报道,面对俄乌领导人的会面地点,有没有可能会安排在中国这件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直言,不会对假设性问题给出回答。

中方的这个回应,其实要结合另一个消息来看,在美西方渲染俄乌元首会晤之时,俄罗斯这边却表示,普京只答应让双方的"代表团"直接谈判。

所以,中方看似简简单单,什么都没说的一句话,却是揭露了实际情况,俄乌根本就没有达成元首会晤的共识,普京与泽连斯基的见面只是一种"假设",中方又怎么可能"安排"呢?

而且,中方这话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希望各方先把精力花在谈判上面,而不是挖空心思想要拖中国下水,不止美国,还包括俄罗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之前,普京在跟特朗普会晤时提议,要让中国参与担保乌克兰的安全,能理解俄方是想找个靠谱的伙伴,来让自己安心,但这种提议无疑是在给中国挖坑,所以中方立刻婉拒,表示会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

不难看出,在谈判陷入僵局之后,各方都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希望中方成为那个打破平衡的砝码,击碎乌克兰最后的抵抗情绪,但是,这种靠胁迫促成的和平,真的会长久吗?

就像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晤,如果俄方不是真的点头,西方渲染这种对话氛围,哪怕真把普京逼上了谈判桌,也不可能产生任何积极的结果。

所以,中方的话看似让特朗普很难堪,但也是在提醒各方,关乎两国乃至地区和平的谈判,决不能靠欺骗推进。

俄乌冲突

同时,中国也一直会秉持中立客观的立场,来推动俄乌之间的和平,而且,正是因为中国没有介入局势,没有挑动战火,才能在国际社会带头劝和促谈,为管控地缘危机、稳定世界局势注入力量。

当然,如果俄乌真的达成共识,普京愿意在中国会见泽连斯基,中方也没有拒绝这种可能,相反,中国一直期待着俄乌握手言和的那天,期待着欧洲的地缘局势彻底平定下来。

但是,如果那天真的到来,西方会甘心把这份功劳,拱手让给中国吗?

所以,与能不能来中国会晤相比,西方有没有诚意推动两人见面,才是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