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兰开斯特市市长雷克斯・帕里斯针对无家可归者发表一系列毫无人道主义的言论,引发广泛愤怒。

帕里斯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会引发群愤呢?

要知道,帕里斯在加利福尼亚市政论坛混迹多年,常以打破常规的方式赢得公众关注,以"激进改革派"的形象成功在市政政治舞台站稳脚跟。

帕里斯曾将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兰开斯特市,成功转型为"太阳能"之城。截至2024年,兰开斯特市清洁能源供电占比超 70%,兰开斯特市更被《洛杉矶时报》称为 "沙漠中的能源奇迹"。

除此之外,帕里斯还凭借各种"奇招"频频吸引民众关注。

2018年颁布"无领带办公室",要求解除工作人员的领带束缚;2021年又提出"无人机快递试点计划",使得兰开斯特成为美国首个可以使用商用无人机在居民区配送的城市。

直至2025年4月20日,帕里斯又凭借其惊人观点引爆舆论。帕里斯竟然声称,通过提供免费的芬太尼来解决无家可归者的问题,还声称:

"他们要多少芬太尼,我们就给多少!

这位"明星市长"不可知否的又一次将美国公众的关注点聚焦在自己身上,不过这次几乎全是对他的负面评价。

帕里斯的政治对手约翰athon・欧文言辞激烈地批评帕里斯"根本不配担任公职"。民众也声称帕里斯此举"是在犯罪","帕里斯应立刻辞职,为他荒谬至极的言论负责"。

可是,帕里斯在回应媒体的质疑时,还在不断重申其观点

"向无家可归者提供芬太尼来'清除' 他们","这就是我想做的"。

事实上,兰开斯特市的无家可归者问题由来已久,如今情况愈加复杂。据《羚羊谷新闻》报道,2024年,包括兰开斯特市、帕姆代尔市及周边地区,无家可归者人数达到 6672 人,相较2023年激增1989人。

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但加利福尼亚州兰开斯特市市长的态度就很让人迷惑了。

早在2021年,美国南加州公民自由联盟就曾发布报告,指控兰开斯特市存在广泛虐待无家可归者的行径。

2025年2 月 25 日,兰开斯特市议会会议上,一位女性发言者也向帕里斯发问,对听闻兰开斯特市的无家可归者将被"集中安置"表示强烈反对。

如今,帕里斯的声称要给无家可归者芬太尼的言论不就是在证实此举吗?

帕里斯在对无家可归者的处理上几乎可以用"残暴"形容了,帕里斯基于此事还强调推行芬太尼是因为40%-45%的无家可归者都是从监狱释放的人,这些人应对抢劫、强奸和至少一半的谋杀案负责。

但是据兰开斯特市警方 2023 年公开报告显示,在涉及流浪人员的犯罪案件中,仅有 12% 的嫌疑人有过服刑记录。也就是说帕里斯完全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他的观点,这种违背人道主义的不当之举,完全是出于他个人的"主观"表达。

可是帕里斯为什么要怎么做呢?

社会学家通过分析表示,帕里斯本质上是将弱势群体当作"政治筹码",企图用他人来掩盖自己的失职与无能。

就像帕里斯曾经说的,作为兰开斯特市的市长,有义务保护住在这里的家庭,

"而我现在已经无法做到这一点了,我希望这些人离开我们的城市。"

如今帕里斯对"难民"问题无从下手,直接自暴自弃起来了。

但帕里斯能把其失职的责任推到无家可归者和毒品上,也恰巧说明了美国社会治理和毒品泛滥上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在住房上,存在无法负担住房资金和住房补贴比例低的问题。

据美国全国低收入住房联盟数据表示,每100个极低收入的租房家庭中,仅有37个家庭可以负担起住房租金。这也就意味有超6成的家庭存在成为无家可归者的风险。

尽管美国有住房补贴等政策,但据美国事实网报道,2022年4500万套的租赁住房其中有补贴的住房占比只有10%。

其次,毒品泛滥也是美国现存的重大现实问题。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2021年意外吸毒死亡人数比1979年至1998年这20年间的死亡人数还多。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在毒品监管上存在巨大漏洞,也为帕里斯用毒品推脱其失职提供了可能性。

帕里斯毫无人道主义精神的言语,已经暴露了其对弱势群体生命权的漠视。

除此之外,美国也应进一步关注住房保障、就业帮扶等的问题,只有真正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美国社会各阶层才能更好的运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