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佩通坦因为"录音门"事件被停职,他信就记恨上了洪森。

24日开始,泰柬双方在边境交火,都波及到了隔壁的老挝。

东盟等组织都呼吁双方停火,但泰国跟柬埔寨杠上了,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

他信还发文表示,要好好教训一下洪森。

26日凌晨,柬军少将被泰军击毙,洪森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准备低头了!

洪森能用一通录音拿捏佩通坦,这让泰国鹰派很是不满。

佩通坦下台后,泰国军方的意见在政府中举足轻重。

文官政府形同虚设,外交部的对外声明必须先经军方批准,政策重心全面转向"战时状态"。

军方鹰派上位,不愿轻易退让,而是用更强硬的手段进行反击。

第二军区司令本辛在冲突开始前就放话:如果真打起来,三天就能打到金边。

这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泰国军队的家底可比柬埔寨丰厚多了。

泰国每年的军费支出超过70亿美元,吊打柬埔寨的8亿美元。

泰国空军拥有近50架现代化战斗机,能够进行多种高效打击;

海军方面有8艘远洋军舰,能够执行长时间的海上任务。

陆军装备精良,拥有230辆主战坦克,其中既有中国的VT-4,也有美国的M60A3,战斗力强大。

柬埔寨的军力就显得比较薄弱,几乎没有现代化的空中力量;坦克装备也仅限于前苏联时期的T-54和T-55,性能早已过时。

双方的军力实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泰柬的战火在波萨省、洞里萨湖一线蔓延。

泰国空军的F-16、JAS-39鹰狮战机轮番出动,配合地面部队推进边境要冲。

泰军的目标明确--不仅要夺取战略要地,更要"回敬"柬方的"挑衅"。

最关键的一击发生在26日凌晨。

泰国军队在巴淡岛和大港口地区取得了胜利,但是柬埔寨军队试图反击,被泰军火力压制,多名柬埔寨官兵阵亡。

其中,柬埔寨陆军第七军军长少将杜昂·桑耐昂,在率军争夺洞里萨湖-波马凯的时候,不慎被泰军的火炮击毙。

26日下午,泰国军方再次调集4架F-16和鹰狮战机,对柬方波萨省南部阵地实施空袭。

同时,8艘军舰正在洞里萨湖沿岸待命,如有需要,将会支援陆地作战。

这场冲突,泰国压根没打算早早结束。

泰军正式占领茄子山高地。

这片高地曾被柬方控制多年,是洞里萨湖以西的重要制高点。

拿下茄子山,意味着泰军视野和火力都获得了压倒性优势。

正如泰国军方所言:"我们不需要打到金边,只要让他们知道,挑衅的代价很高。"

洪森慌了。

这场冲突,实际上是一次严重的政治失误。

洪森原本是想借佩通坦下台、泰国政局不稳的机会,在两国边境制造混乱,来增强柬埔寨在东南亚的地位。

他可以通过一定的军事压力,迫使泰国政府做出让步,或者至少提高柬埔寨在区域事务中的话语权。

然而,事与愿违。

泰国军方反应比洪森预想的更迅速,军事行动越来越具有压制性。

不仅抢夺了众多战略高地,还击毙了多名重要官兵,无疑是对柬埔寨的军力的重创。

原本预期中的胜利并未到来,反而让柬埔寨陷入被动局面。

不仅如此,柬埔寨国内的经济形势也迅速恶化。

泰国关闭了多个边境口岸,导致柬埔寨的运输网络几乎瘫痪。

波萨省的工厂和农场因此停工,14万民众被迫撤离,经济陷入停滞。

洪森知道,如果继续硬撑下去,不仅是军事上的彻底失败,柬埔寨的经济也将在重压下崩盘。

这几天泰国军队用火力围剿,还击毙了一名柬方少将,这刺激到了洪森。

他再也扛不住压力,和儿子洪玛奈开始同时启动外交求助:

致信联合国安理会,致电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甚至主动向美方表态愿意接受"无条件停火"。

这边洪森、洪玛奈急得团团转,那边特朗普优哉游哉。

他一边打高尔夫,一边致电普坦,要求两国立即停火,否则美国将暂停与两国的贸易谈判。

特朗普还称,泰柬两国领导人同意"立即会面并迅速达成停火协议",并希望与美国重回"贸易谈判桌"。

泰方表示同意,但是柬方没有诚意的话是无法让泰方让步的。

他信曾在社交平台上发言:"请再给泰国一点时间","该给洪森一个教训"。

"洪森设计我女儿在先,我们不必再讲旧情。"

泰国军方也表示不接受"无条件"的任何提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称"原则上同意停火",前提是"柬方必须先撤军、展诚意"。

一句话,将主动权重新握在自己手中,泰国不想让这场冲突就这么简单结束。

从佩通坦被停职,到杜昂·桑耐昂阵亡,三天时间,一场"政治账"被军方用火力结算。

这是杀鸡儆猴,如果柬埔寨再不拿出些诚意,继续讨价还价,保不齐泰国会做出更强硬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