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找美造弹药,副总统带头号召全民出手,坚决不同意,关键时刻中方必须要警惕了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最近很忙--忙着把国家主权打包,送到白宫签收。7月底,他高调访美,本以为能像日本、澳大利亚那样,靠"站队"换点真金白银,结果却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特朗普政府给的"回报"是什么?

关税从20%降到19%,降幅1%,而菲律宾却要对美国全面开放市场,实行零关税。更讽刺的是,马科斯前脚刚在南海问题上疯狂挑衅中国,后脚就被特朗普当众"劝和":"我们和中国关系很好,菲律宾也该和中国好好相处。"

马科斯(资料图)

这还没完。马科斯此行最大的"成果",是让美国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建一座大型弹药厂。按他的说法,这是为了"菲律宾国防自力更生",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把菲律宾变成美国的"亚太弹药库"。消息一出,菲律宾国内炸了锅。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直接号召全民抵制,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也纷纷抗议。

美国为什么要选在菲律宾建弹药厂?答案很简单--省钱、省事、还能让菲律宾当炮灰。

根据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报告,这座工厂将生产"弹药库存及相关原料,如硝化棉、硝化甘油与酸类等",以解决美军在"印太地区"缺乏前线制造设施的焦虑。说白了,美国自己的军工产能跟不上,二战时期的老旧工厂效率低下,而菲律宾劳动力便宜、地理位置关键,正好拿来当"代工厂"。

更阴险的是,这座工厂名义上是"美菲共同使用",但核心技术、原料供应、利润分配全由美国掌控。菲律宾不仅要承担80%的建设成本,还得接受美军战时优先调用的条款。换句话说,菲律宾出钱、出地、出人,最后可能连一颗子弹的定价权都没有。

马科斯(资料图)

而马科斯政府却还在自欺欺人,硬把这种丧权辱国的协议包装成"国防自主"。可现实呢?菲律宾的农业、制造业已经被美国的不平等贸易条款压得喘不过气,现在连军事主权也要拱手让人。

马科斯的算盘打得响,但菲律宾人并不买账。

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公开呼吁民众抵制弹药厂计划,强调菲律宾必须"根据自身利益,而非别国利益行事"。她的表态绝非偶然--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南部根基深厚,而苏比克湾所在的吕宋岛正是马科斯家族的传统势力范围。这场政治博弈的背后,是菲律宾国内对美国过度干预的强烈不满。

更关键的是,菲律宾民众已经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最让马科斯难堪的,还不是国内反对声浪,而是特朗普的翻脸速度。

就在马科斯访美期间,他试图拉美国给自己在南海的挑衅行为撑腰,声称菲律宾需要"保卫领土主权"。可特朗普的回应却让他当场下不来台:"我们和中国关系很好,菲律宾也该和中国好好相处。"

这句话的潜台词再清楚不过--美国不会为了菲律宾和中国开战。马科斯以为自己是美国的"重要盟友",可在特朗普眼里,菲律宾不过是一颗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需要的时候,美国会煽动菲律宾在南海挑事;不需要的时候,美国会毫不犹豫地撇清关系。

马科斯(资料图)

面对菲律宾的军事冒险,中国必须高度警惕。除此之外,马科斯的亲美政策已引发东盟内部担忧。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私下表达了对地区稳定的关切,而菲律宾若继续绑在美国战车上,只会进一步丧失在东盟的话语权。

马科斯政府现在最该做的,不是继续讨好美国,而是赶紧止损。

结语:跪着求来的"保护",终将成为绞索

马科斯以为,只要把国家利益打包送给美国,就能换来"安全承诺"。可现实是,美国连1%的关税都不愿多降,连一句"保卫菲律宾"的场面话都懒得说。

当苏比克湾的弹药厂机器轰鸣,当美国玉米以低价冲垮菲律宾农田,当南海冲突爆发时美军却袖手旁观--菲律宾人才会真正明白,所有跪着求来的"保护",最终都会变成扼住自己喉咙的绞索。

而中国要做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既不让菲律宾的冒险行为得逞,也要给愿意回头的人留一扇门。毕竟,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依附霸权,而是靠自己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