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之下,写字楼公厕竟成偷窥狂魔"打卡地"?

济南一女子王女士(化名)的遭遇,让无数网友直呼"头皮发麻"、"心理阴影面积巨大"!

她在祥泰广场同一个公共卫生间,短短两个月内,连续两次遭遇男子像青蛙一样趴地偷窥!

更可气的是,第一次和解后,悲剧竟重演!涉事男子终被刑拘,但仅仅3日!

管理方紧急回应:门板已落地!这亡羊补牢,能补回受害者的安全感吗?

第一次,外卖员"青蛙趴地"

时间倒回今年4月中旬,王女士在祥泰广场写字楼一层的公共卫生间如厕。

当时,她听到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到远,可奇怪的是,迟迟没有听见开关门和水龙头放水的声音。

考虑到厕所门板底部空隙较大,王女士警觉地拿出手机对准门缝外拍摄,结果镜头里赫然捕捉到一名男子像青蛙一样趴在地上,正瞪着眼睛往里偷看!被发现后,男子仓皇逃窜。

事后王女士选择了报警,报警后才得知这名男子是一名外卖员,在警方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偶然的意外,可没想到,噩梦并未就此结束。

第二次,保险销售员故技重施!监控拍下"踩点 + 逃跑"全流程

噩梦在6月20日下午重演!同样的地点,同样的"趴地"姿势!相同的恐怖场景再次在王女士如厕时上演。

这个洗手间位于写字楼一层公共区域,明确划分了男女厕且设有标识。

王女士再次在如厕时听到极轻的脚步声停在附近。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她立刻拿起手机取证。

摄像头刚伸出缝隙,偷窥者瞬间如惊弓之鸟,拔腿就跑!

这一次,王女士没有放过他!通过监控,她清晰地看到:一名男子在女厕门口鬼鬼祟祟反复观察后潜入,偷窥行为被发现后,他熟练地通过消防通道溜之大吉!

身份查明:这次换成了一个保险公司的销售

处罚结果:刑拘3日!受害者:不敢上厕所了!

据王女士提供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这个违法行为人李某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

他竟在祥泰广场7号楼一楼女厕所门内,趴在地上通过女厕所隔间门板和厕所二层台阶地面的空隙向隔间内偷窥。

最终,李某因侵犯隐私被给予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然而,区区3天的处罚,能震慑住那些蠢蠢欲动的"偷窥眼"吗?

两次被偷窥的经历,给王女士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我现在有心理阴影,尽量少喝水,减少上厕所次数。"这种最基础的生活需求,竟因无耻之徒的恶行而被迫压抑!

可以想象,每一次走进公厕,她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那种被侵犯的屈辱感和恐惧感如影随形。

而辖区派出所所长曾表示将约谈写字楼物业负责人,但王女士并不清楚具体有无进展,这无疑又让她的内心多了一份不安。

管理方回应:"亡羊补牢",门板终落地!

事发后,公众的怒火不仅指向偷窥者,更质疑物业的管理责任:为何门缝空隙如此之大?为何第一次事发后未及时整改?

面对汹涌舆情,祥泰广场物业管理方一名工作人员在7月3日回应称,派出所已介入。

对于监管难题,其表示"洗手间私密空间无法装监控"。但终于承认:"事发后我们已经把厕所隔间的门板进行了落地,目前无法通过空隙偷窥。"

这一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类似的偷窥行为再次发生,但对于王女士所遭受的心理伤害,却无法起到弥补作用。

迟来的"亡羊补牢",代价是受害者两次身心受创!

网友炸锅:3日太轻?安全感何在!

"同一个地方被偷窥两次??物业是摆设吗?第一次之后干嘛去了!"

-"趴地像青蛙…这描述太有画面感了,恶心!才拘3天?犯罪成本太低了吧!"

"门缝留那么大是方便打扫还是方便偷窥?早该改了!非等出事?"

"小姐姐太机智了!两次都靠自己取证!但普通女性上厕所都要这么提心吊胆吗?"

结语

从外卖员到保险销售,短短两月,同一公厕竟成"偷窥胜地"!

这暴露的不仅是偷窥者的无耻,更是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巨大漏洞!门板那条"方便"的缝隙,成了滋生罪恶的温床!

第一次和解后,若物业能及时封死这条"窥视通道",何来第二次伤害?

区区3日行拘,相较于对受害者造成的持久恐惧与生活困扰,惩戒力度是否过轻?公共安全无小事,亡羊补牢虽好,但代价不应由无辜者承担!

女性的如厕安全,何时才能真正得到保障?门板落地了,心里的阴影何时能消散?

实用贴士:女性在公厕如何防范偷拍偷窥?

1. 保持警惕:留意异常脚步声、停留。

2. 善用工具:可用纸巾、包等遮挡门板下方较大缝隙。

3. 及时取证:若怀疑被偷窥,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用手机录像录音取证。

4. 大声呼救/报警:立即引起他人注意并报警。

5. 检查有无隐藏摄像头:留意隔间内可疑小孔、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