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已分?法院的最终裁决还没出炉,特朗普态度一夜大变,大批商品被豁免关税!
据报道,最近美国政坛又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原本嚷嚷着"关税为王"的特朗普,这一次却突然选择了后退一步。最高法院的裁决还没出炉,特朗普居然提前签署了"关税豁免令",让大批商品直接免征关税。
事情的源头还要从一纸判决说起。前不久,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做出了一个颇具分量的裁定,明确认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对等关税"属于越权行为。换句话说,特朗普当年一声令下,对多国商品大范围征税,这根本没有法律依据。
法院指出,征税权是美国宪法赋予国会的专属权利,总统不能随便借着"紧急经济权力"就对全球商品开征关税。虽然特朗普政府立刻宣布上诉,法院还是允许现行关税政策暂时维持到10月14日。之后就要看最高法院是否受理、是否推翻这一判决。
在美国法律史上,这样的裁决可不多见。等于直接否定了特朗普过去几年的"贸易战"法宝。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都承认,如果最高法院维持原判,财政部将要退还一半已经征收的关税,这对美国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特朗普这回显然不敢硬顶。他悄悄签署了一份行政令,对黄金、铀、钨等关键金属,还有飞机零部件以及几十种进口商品,给予了关税豁免。表面上看,这是调整政策,实则是提前为可能到来的失败做缓冲。
有人说,这不是认怂是什么?特朗普当然不会承认,嘴上还是强调"主动掌控节奏",说这是为了保护美国高科技产业、关键原材料供应。同一时间,美国财政部长直言:如果最后败诉,退税金额将飙升。
这种巨额资金压力,谁能顶得住?美国财政部本来就债台高筑,要是再退这么多钱,银行和市场都会跟着震荡。特朗普也明白,这一回不是"简单扛一扛"就能过去的。与其最后被动挨打,还不如主动松口气,把压力提前释放掉。
特朗普还特别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可以直接调整关税,不用自己一项一项签字。未来执行速度只会更快。美方还强调,凡是美国本土产量不够、无法自己生产的,都可以申请豁免。美国高科技产业、制造业、航空业等关键领域,短期内肯定松了口气。
特朗普政府当然不会轻易认输。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公开放话,就算败诉,也可以用"232条款""301调查"这些贸易手段对特定产业加税。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向外界保证,还有别的路可走。
可问题来了,这些替代方案效果有限,无法像原来那样大范围加税。更重要的是,法律风险依然存在。美国司法界已经对总统滥用职权加税很反感,这次都已经连续两场败诉,就算最高法院保守派占优,也未必肯"开绿灯"。
更何况,最高法院还不一定会受理这个案子。就算受理,裁决可能拖到2026年。到时候要退的钱只会更多,美国财政部的压力也只会更大。
这几年,特朗普一直把关税当成自己的"杀手锏"。对中国,对欧洲,对瑞士,甚至对盟友都加税。可惜,嘴上喊得再响,法律说了不算,最后还是得认账。
这一次,美国最高法院还没判,特朗普就主动退让,说明他已经心里有数。主动签署豁免令,看似风光,实则是无奈之举。和打牌一样,手里的"王炸"被对手识破,再出下去就成了"炸弹自爆"。与其等法院一锤定音,不如提前找退路,至少能在舆论上占个"主动"名头。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轮关税风波反而是个好消息。首先,市场压力减轻,定价空间更大。其次,美国进口商更愿意下单,订单有望回流。第三,中国在后续谈判中的底气更足,不用再被动等待美国"发牌"。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财政部退钱的对象终究还是美国企业,那些关税最终还是要回到本土经济里。美国本来指望用加税压中国,现在反倒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方不但没怎么受损,反而收获了更多谈判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