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主导国际组织开业运营,30多国齐聚香港,华春莹向全球发邀请
中方主导国际组织国际调解院开业运营,30多国齐聚香港,我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向全球发邀请,希望更多国家能够加入到国际调解院的大家庭之中,共同寻求解决矛盾冲突的最优解。
为了促进地区以及世界和平稳定,中方低调干大事。日前,国际调解院在中国香港举行了开业仪式,30多个国际调解院公约缔约国和签署国,以及香港各界近200名代表出席了仪式。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仪式并发表致辞。
华春莹在讲话中肯定了国际调解院从成立到签署公约,再到公约生效和开业运营的效率,高度评价该组织顺应了时代潮流,收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同时华春莹重申了国际调解院的三大理念:和解合作和谐、公平公正公道、共商共建共享。突出该组织的三大特点:以人为本、务实导向、法治正能量。
致辞的最后,华春莹不忘向全球发出邀请,欢迎更多国家积极加入,充分利用国际调解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中方成立的国际调解院是对现有国际诉讼或仲裁机构的补充而非取代,为各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的平台。
过去,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国际问题,长期缺乏政府间组织的支撑,国际调解院投入运营,创造性地为各国提供了制度化的平台,尤其顺应了全球南方国家对公平争端解决渠道的需求。
加上WTO争端解决机制停摆、国际法院政治化等问题的出现,已经实质性地影响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公平性,国际调解院能够很好地弥补现有机制的不足。
国际调解院受理的范围很广,包括国家间争端、国家与他国国民争议、国际商事争议,比如领土纠纷,投资冲突等,都可以来国际调解院进行调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且国际调解院有其他国际组织不具备的优势,调解高效,成本较低,调解程序灵活,时间和费用预计仅为传统诉讼和仲裁的3成,最高不会超过7成。
国际调解院采取自愿调解的原则,避免对抗性裁决,结果需要当事方共同接受,更有利于解决冲突矛盾和恢复关系,这一点是美西方国家主导的仲裁机构所不具备的特色。
由于国际调解院刚开业不久,需要进一步增强国际权威,短期内实现调解业务的大爆发是不现实的,国际调解院可以凭借"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借助国家力量更好地完成调解工作,增强公信力和权威性。
比如中国深度参与斡旋的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的冲突,缅甸地方武装和政府军的冲突等,都可以通过中国政府这个中介,来开展调解业务。如果能够调解成功,对国际调解院的声誉,将是一次重大提升。
至于该组织遭到了西方国家的质疑,中方只需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更多国家的加入,用事实去堵住西方国家的嘴。
中国正在从国际规则的参与者,逐渐升级为塑造者,调解这一融合东方"以和为贵"的智慧和西方法治理念的法治实践,正在成为动荡世界中的一盏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