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不到两周,加沙地带已是硝烟再起,以色列以"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为由,多次发动袭击。那么,这份加沙地带停火协议为何如此脆弱?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是否能如协议所描述那样回到家园、接受人道主义援助?美国在其中的斡旋真的能成功吗?
问题一:加沙停火协议为何如此脆弱?
停火协议内容模糊 双方对协议均有保留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秦天:这份加沙停火协议存在明显脆弱性。其一,协议内容粗疏模糊,对于后续谈判如何启动、展开等具体细节,缺乏清晰有力的规定,这导致双方在执行协议时极易产生矛盾;其二,从性质上看,该协议是以双方释放被扣押人员为主的临时停火协议,并未解决哈马斯解除武装等关键问题;其三,以色列和哈马斯对这份停火协议的认可度不足,双方都未亲自前往埃及签署协议。而且,哈马斯仍想重新控制加沙,以色列也保留着消灭哈马斯的目标。
问题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能否真正回到家园?
尽管依据停火协议,以军撤至所谓"黄线",但仍控制着加沙地带约53%的地区,致使这些地区的巴勒斯坦民众依旧无法返回家园。不仅如此,已发生多起以军打死所谓"越过黄线"巴勒斯坦人的事件。停火生效后,进入加沙的食品等援助物资数量,仍远低于实际需求规模。此外,以色列政府以哈马斯未能按时移交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为由,无限期推迟开放对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至关重要的拉法口岸。
将人道援助问题政治化 以借此削弱哈马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秦天:在过往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实际上已将人道主义援助问题政治化,把它当作与哈马斯博弈、打压哈马斯的重要工具。回顾过去,2014年、2021年两次加沙冲突后,加沙重建进程极为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以色列限制了重建物资进入加沙。由此推测,这一次以色列很可能仍会推行限制加沙重建、使加沙维持虚弱状态的政策。
问题三:美国的斡旋能否成功?
美国恐难持续对以色列保持压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秦天:美国后续的斡旋工作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目前加沙第二阶段停火谈判尚未启动,更不可能谈出成果,而且我们也未看到美方针对第二阶段加沙停火制定出具体、务实且可操作的路线图。另一方面,以色列当下仍秉持消灭哈马斯的目标,重启加沙战事的冲动十分强烈。在此情形下,需要美国对以色列施加强大压力,但鉴于美国传统上偏袒、庇护以色列的态度,其能否有效向以色列施压,仍存在很大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