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巴局势不断升级,双方都在往前线集结重兵。当印方拒绝中俄彻查克什米尔袭击事件后,巴方表示,他们得到可靠情报,印度可能在36小时内动武。如果印巴真打起来,巴基斯坦从综合国力到军力,都处于绝对下风。此时,一则消息开始在国内互联网上流传,说印巴如果开战,中国将依据《中巴防御协定》出兵。
一、联巴打印,谣言
一些博主在自媒体平台上煞有介事地科普,说依据中巴防御协定,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攻击,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或其他方面的援助。印度的军力对巴基斯坦是碾压,我们对印度也是。所以,巴基斯坦完全不必担心,广大网友也纷纷开始畅想,60多年后,我们又可以"深度打印",这几年印度上蹿下跳,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
这个消息乍一听,好像是那么回事儿,但在查阅了很多资料后我们发现,中巴之间并没有签署过所谓的"防御协定"。这类博主引述的相关内容,实际是源于《北大西洋公约》的第五条,又称为"集体防御条款",俄乌冲突期间,该条款曾多次被引用,乌克兰一门心思要加入北约,也是为了该条款。
最为人所熟知的"自动互防"条款,源自北约第五条
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在建国之初还比较少,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两国领导人首次接触,一致认为应该加强合作。之后几年,巴基斯坦因为紧跟西方,在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地位,还有台湾、西藏等问题上站队,两国重新跌至冰点,转折点是1962年,中印爆发一场大战,1963年,中巴正式签署边界协定。
二、防御协定,没签
到1967年印巴第二次全面战争期间,中国在巴基斯坦被美国抛弃之后,决定伸出援手,在外交、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为巴方提供了很多援助,但当时我们并未出兵,事后也没有跟巴方签署过类似"自动互防"之类的协定。再之后,中巴关系稳定发展,在政治、经济层面的合作越来越多,到2005年,两国签署《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在这份条约中,第四条提及"缔约一方不参加任何损害对方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联盟或集团,不采取任何类似行动。"第六条提及"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信任和合作,巩固缔约双方的安全。"这两条内容,同样不涉及"自动互防",中巴只是在该框架下,开展了大量武器研发,联合军演相关的合作。
"枭龙"战机,中巴联合研发
而在我们和其他国家,比如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也都不涉及"自动互防"等内容。这符合我国推动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则,即类似中俄合作中经常会提到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三、中方斡旋,靠谈
但话说回来,我们不跟巴基斯坦"自动互防",不代表会坐视局势恶化。巴基斯坦不仅是中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巴经济走廊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一旦印巴爆发全面战争,中国的战略底线将非常清晰:确保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与畅通。近日,我国外长王毅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话,表示中方会密切关注形势发展,支持巴方实施反恐行动,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
也就是说,如果印巴像2019年那样,在边境地区爆发小规模冲突,双方可以自行解决,那问题就不大,而一旦局势出现严重升级,威胁到走廊区域的安全,或是危及巴方政权的稳定性。中国将会毫不犹豫地出面调停。这样的战略斡旋,大概率会通过上合、金砖等平台推动多边对话,而非单纯的军事介入,就像我们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说过的那样,中国一向主张通过政治对话来解决分歧。
中国外交三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至于网上某些博主,对"深度打印"的渴望,大家听听也就算了,巴基斯坦是我们的铁杆朋友,印度也是我们搬不走的邻居。对我们来说,当下正是中美博弈的关键期,如何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确保基本盘不出问题,是比在网上"快意恩仇",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