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当金边与华盛顿的线上会议室在7月4日关闭时,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与美国贸易代表助理萨拉·埃勒曼已悄然完成了交易。继越南之后,柬埔寨成为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下第二个屈服的东南亚国家。虽然具体税率尚未公布,但美方此前扬言的49%惩罚性关税犹如悬在柬埔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经济命脉的窒息威胁让这个湄公河小国别无选择。2024年柬埔寨262亿美元出口总额中,近40%商品销往美国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为缓解纺织业等支柱产业受到的影响,柬埔寨可能在扩大进口美国产品等方面作出了让步。纺织业作为经济支柱一旦被课以重税,将直接冲击全国数百万就业岗位。这种依赖度远超越南--尽管越南对美贸易逆差达千亿级,但柬埔寨的对美出口依存度高达38%,而进口额仅2亿余美元。面对特朗普签署生效的《美而大法案》,小国难以承受正面抗衡的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金边方面的政治姿态。洪森政府近期因泄露与泰国总理佩通坦的通话录音引发外交风波,导致佩通坦被暂停职务。当柬埔寨主动制造与邻国摩擦之际,又迅速向华盛顿靠拢,这种战略转向耐人寻味。洪森是否在东西方博弈的天平上重新调整砝码?答案或许藏在协议细节中。知情人士透露,柬埔寨可能被迫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作为交换条件。
对中国而言,这场交易的深层危机在于规则破窗效应。当美国成功以关税大棒迫使越南、柬埔寨相继就范,东南亚地区或将掀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印尼、泰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同样面临抉择:是承受最高70%的关税威胁,还是步越南、柬埔寨后尘?特朗普政府正系统性瓦解多边贸易体系,代之以单边胁迫的双边协议。
贸易(资料图)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柬贸易额突破140亿美元,中国连续十二年保持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这种深度绑定意味着柬埔寨的任何政策转向都牵动着中国利益。尤其当协议可能包含排他性条款时--若金边为换取关税豁免承诺限制中资项目,或在对华贸易中引入歧视性措施,将直接挑战中国核心利益。
当前局势凸显出美国战略的精准打击。当中国以全产业链优势抗衡贸易战时,华盛顿转向挤压中国周边薄弱环节。柬埔寨362亿美元的GDP总量(世界银行2024数据)尚不及中国一个经济强县,这种实力悬殊使金边难以复制中国的强硬立场。但弱小不是损害他国利益的通行证--任何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的交易,必将遭遇坚决反制。
洪森(资料图)
东南亚的妥协潮警示我们:捍卫多边贸易体系已进入攻坚阶段。当柬埔寨纺织工人为美国订单忐忑不安时,中国需要构筑更坚韧的区域经济防线。北京既要理解小国的生存困境,更要明确划出红线--任何国家与美国达成的协议若损害中国正当利益,必将付出相应代价。全球贸易秩序的未来,正取决于这场规则保卫战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