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韩国总统李在明在接受美媒采访时,旗帜鲜明地指出"不能将中国拒之门外"。这番表态,和他作为在野党领袖时发表的观点类似,但如今从他作为总统的身份说出,分量已然不同。

长期以来,韩国部分政治势力受美国影响颇深,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甚至出现一些"反华"集会群体。这些群体罔顾中韩多年友好合作成果,妄图煽动民族情绪,推动韩国在外交上"一边倒"地倒向美国。然而,李在明总统力排众议,坚决反对这种极端做法。他深知,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占据着关键地位。将中国拒之门外,无异于自断发展臂膀,对韩国而言绝非明智抉择。
从更宏观的政治主张来看,李在明强调韩国应追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他反对过度依赖美国,认为韩国应在国际事务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利益。

李在明政府的平衡外交策略,源于韩国独特的安全与经济双重需求。在军事领域,韩国仍然需要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和驻韩美军来应对朝鲜威胁。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依旧是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在经济层面,中国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从半导体到汽车,从化妆品到文化内容产业,韩国经济的命脉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这种"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现实,决定了李在明政府必须走一条精细的平衡路线。
与前任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一刀切、一面倒不同,李在明总统对于自身定位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他在采访中坦言,与美国"至关重要"的同盟关系使得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有点微妙"。这种微妙的关系,要求韩国在处理对华事务时不能盲目跟风,而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李在明总统对美国的态度并非一味迎合。当美国对韩国加征关税时,他明确指出,在谈判中韩美之间存在意见分歧。但他同时对达成协议表示乐观,认为通过双方的沟通和协商,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在明总统"不能将中国拒之门外"的表态,为韩国外交指明了一条理性、务实的道路。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韩国只有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