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法集体反对,中俄草案未能通过,耿爽强调三个坚持意味深长
中俄在安理会联合提出草案,为何遭到美英法集体反对?西方恢复对伊朗制裁,又可能带来怎样的危机?
当地时间9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中俄联合提出的关于延长对伊朗制裁豁免期限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不过最终该决议草案以4票赞成,9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未能获得通过。
其中,表示赞成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表示反对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丹麦、希腊、巴拿马、萨拉利昂、斯洛文尼亚、索马里,表示弃权的国家有韩国、圭亚那。
出席本次会议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特别感谢了中国与俄罗斯提出这一决议草案,并强调是中俄的行动,是为外交对话保留空间、避免对抗冲突付出真诚努力。
阿拉格齐还着重指出,以色列是地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然而欧洲三国与美国却长期歪曲伊朗的和平核计划,这样的行为未免"过于双标"。
事情的起因是在上个月的28日,英法德3国以施压伊朗与美国展开谈判为由,启动了安理会有关伊朗制裁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要求安理会在30天内必须就继续解除对伊朗制裁通过决议,否则联合国就应该恢复对伊朗的制裁。
需要指出的是,联合国的制裁实际上在2015年就已经暂停,如今重启制裁是否真的合情合理,实际上是引起了不小争议的,而且也可能给地区局势带来新的危机。
关于这部分内容,中方的表态实际上也有所暗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解释性发言阶段就着重提出了3个"坚持":坚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坚持对话谈判解决争端,坚持全面协议精神原则。
为什么要强调这3个"坚持"呢?
首先,恢复制裁不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西方抱团推动联合国恢复对伊朗的制裁,可能给以色列袭击伊朗的借口,毕竟今年的以伊冲突,就是以色列以摧毁伊朗核设施为由挑起的。
伊朗前议员伊梅纳巴迪警告称:"鉴于以色列的侵略姿态和它从美国获得的大力支持,我认为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很大。"
其次,恢复制裁与施压伊朗重启谈判背道而驰。
耿爽在发言中就指出,敦促美方回应伊朗复谈建议,承诺不使用武力。敦促欧方放弃制裁施压做法,开展真诚外交努力。
这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之所以伊朗与美国没能重启伊核谈判,事情的源头在于美国先单方面退出了伊核协议,随后对伊朗"极限施压",这给双方回到谈判桌造成了困难。
而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则表示,伊朗已为联合国重启制裁做好准备,即便如此,"也不会出现天塌下来、我们不得不屈服的情况"。
因此西方国家试图通过联合国制裁,施压伊朗妥协的想法,实际上可能事与愿违,这反而激起了伊朗的抵抗情绪。
此外,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做法,并不符合规则。
英法德指责伊朗拒绝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不准IAEA检查员重新进入核设施。但是IAEA总干事格罗西却表示,实际上他们已经恢复了部分核查工作。
不仅如此,根据伊核协议和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前需经过"分歧解决机制",但是英法德三国却绕过了"分歧解决机制",直接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这个行为实际上也违背了决议,这也让伊核问题通过外交的方法来解决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