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一】英国《金融时报》5月25日报道称,刚果(金)的官员们乐观地认为,他们可以在6月底前与美国达成一项协议,美国承诺对该国的关键矿产进行投资,同时还将帮助其解决东部地区的叛乱。
刚果(金)矿业部长基兹托·帕卡邦巴(Kizito Pakabomba)对该报自夸称,与美国达成协议将有助于"使我们的伙伴关系多样化",减少该国在开采其丰富矿产资源方面对中国的依赖。
刚果(金)的铜和钴生产商大多为中国企业,浅灰色为"非中方企业"。
然而,《金融时报》指出,刚果(金)与美国的谈判范围非常雄心勃勃,既要让美国公司获得锂、钴和钶钽铁矿,以换取对基础设施和矿山的投资,又要努力结束与卢旺达在边境地区长达30年的冲突,"潜在的绊脚石仍然很大"。
长期以来,刚果(金)指控卢旺达支持反政府武装组织"M23运动",利用卢旺达边境安全问题作为掠夺刚果(金)矿产资源的"烟幕弹"。卢旺达政府否认支持"M23运动",并称他们的军队在边境抵御国内敌对势力。
今年1月以来,双方冲突加剧,刚果(金)指责卢旺达每月偷运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矿产到卢旺达出售。《金融时报》报道指出,而刚果(金)与美国正在谈判的协议,可能平息这一冲突,并为刚果(金)与卢旺达等邻国在金属出口和加工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
不过,知情人士称,卢旺达期望通过谈判合法获取刚果(金)的矿产资源,吸引美国投资以扩大其现有的金属加工产业。但另一方面,刚果(金)希望在达成任何协议前,"M23运动"从1月以来占领的领土撤出,并且卢旺达军队从边境撤离,然后才会考虑允许卢旺达参与刚果(金)的矿产贸易。
卢旺达政府发言人约兰德·马科洛(Yolande Makolo)表示,"只要刚果(金)的威胁和不安全因素持续存在,卢旺达在边境地区采取防御措施是必要的"。马科洛称,比任何和平协议何时能达成更重要的是,它要"解决(问题的)根源并持久"。
该报分析指出,这些分歧都凸显出达成和平协议、矿产协议的难度。
英国路透社称,随着刚果(金)与卢旺达之间的紧张局势急剧升级,美国近期一直在推动双方在今年夏天签署和平协议和矿产协议,计划为该地区带来数十亿美元的西方投资。
4月25日,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见证下,刚果(金)和卢旺达外交部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原则宣言,承诺在5月2日前制定和平协议草案,以推动刚果(金)东部地区实现和平。
4月25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刚果(金)和卢旺达外交部长签署原则宣言。 美联社
一位接近谈判的人士对《金融时报》表示,特朗普的非洲特使、他女儿的公公马萨德·布洛斯(Massad Boulos)呼吁下周在华盛顿进行另一轮谈判,以消除一些分歧。
外界舆论认为,美国积极在刚果(金)、卢旺达之间斡旋和谈,标志着其外交政策的更深层次转变。几十年来,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追随着石油,现在随着中国在全世界投资关键矿产,美国也希望在采矿业重新站稳脚跟。
"世界政治评论"(World Politics Review)网站20日刊文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资源地缘政治中,对关键矿产而不是石油的控制决定了各国在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和绿色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在中非的一系列动作,正在斡旋的刚果(金)和卢旺达的和平协议,反映出刚果(金)矿产财富的战略重要性。
刚果(金)是全球最大钴生产国,拥有大量的铜。文章称,美国希望通过这一外交接触来稳定非洲,并确保自己获得为下一代技术提供动力的关键矿产,美国承诺"由美国政府和私营部门推动的重大投资",显然是为了挑战中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但文章分析指出,矿产交易的前景需要认真思考。美国与刚果(金)有着长期的贸易往来,经常优先考虑获得关键矿产,而不是善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刚果(金)就是美国的最大的铀供应国。20世纪60年代刚果(金)独立后,美国认为该国时任总理卢蒙巴持亲苏联立场,担心丰富的矿产资源会落入苏联之手,于是策划了推翻卢蒙巴的秘密行动。随后,美国支持的蒙博托上台,美国从刚果(金)获得了钴和铀,而蒙博托的统治导致刚果(金)制度性腐败、人民贫穷,至今仍给该国带来负担。
此外,"世界政治评论"认为,从乌克兰不久前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看,刚果(金)想要用矿产换美国军事援助的愿望,成功的机会非常渺茫,刚果(金)应该为类似的结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