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空袭

当世界各国媒体还在对九三阅兵上的各种武器装备进行解读和分析时,俄罗斯已经悄然对乌克兰发起俄乌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空袭!

乌政府大楼遇袭

乌克兰空军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6日晚至7日凌晨,俄军从库尔斯克州、布良斯克州、罗斯托夫州等地向乌境内发射了800余架无人机和13枚多型"伊斯坎德尔"导弹,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位于基辅的乌政府大楼遭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首次袭击。袭击还造成基辅市2人死亡、18人受伤。据传此次俄军的打击重心是定点清除泽连斯基,以及西方在基辅的高级秘密指挥所。

810架无人机!乌政府大楼首次遭袭!这是本次空袭的两个不同寻常之处。它说明俄罗斯不再对西方和泽连斯基抱有任何幻想,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打击乌克兰和泽连斯基,要在战场上给西方立规矩。

截至2025年9月7日,俄乌冲突最新进展如下:

据俄国防部通报称,在过去的一昼夜,乌军损失约1340人。

俄军在各方向(北部、西部、南部、中部、东部、第聂伯)均取得战术进展,包括占领有利阵地、摧毁装备等。

西方的小动作

据俄罗斯对外情报局4日发布的消息,德国总理默茨已指示掩盖德方参与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该导弹将由派往乌克兰的德国军人操控。消息说,"金牛座"导弹配套部件上的工厂标记正被清除,其某些零件正被替换。

2025年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主持的"志愿联盟"线上会议上宣布,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承诺向乌克兰部署"保障部队"。马克龙强调,部队部署需以"俄乌达成停火或和平协议"为前提,且明确排除前线作战任务。

对于这次26国部署"保障部队",法国与英国表现积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共同主持会议,并明确表示愿在战后派兵。德国要求"明确安全保障框架后再决定",包括美国参与的性质和范围;意大利拒绝派兵,但愿提供停火监督和训练支持。

美国虽未承诺派遣地面部队,但同意"在今后几天内确定支持形式",可能以情报、空中支援或资金方式参与。特朗普曾表示,美国可能提供空中支援以"最大限度保护乌克兰领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26国承诺表示欢迎,称这是"首次出现如此严肃、具体的内容"。

对于西方的小动作,普京毫不退让。

2025年9月5日,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表示:"如果北约国家军队出现在乌克兰,其将成为俄军的合法打击目标。"

紧接着,普京亲自坐镇安全会议,把话挑明:任何外国军队进入乌克兰,就是跨越"红线",俄军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反击",核力量"高度战备"。

这套组合拳打向谁?不是基辅,而是柏林。

普京非常清楚,所谓的26国联盟,真正有分量的只有那么几个。而德国总理朔尔茨,几乎在普京话音刚落,就立刻公开表态:"德国不参与派兵,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冲突是欧洲的核心利益。"

背后的博弈

26国会议是法国总统马卡龙力主推动的。马克龙想借这个计划,确立法国在欧洲防务上的领导地位,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这是一个政治豪赌。他赌的是,在道义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欧洲国家会硬着头皮跟进。

然而,欧洲国家的反应却给马卡龙泼了一盘冷水。英国虽积极响应法国倡议,但是在真正涉及到派兵的时候,英国却没有积极响应,这是英国一贯的大陆制衡策略。而意大利拒绝派兵,德国在普京表态后也拒绝派兵。也就是说,欧洲几个巨头除了法国自己一头热,其他巨头都是打嘴仗!

美国白宫的回应堪称艺术:"支持盟友自主决策"。意思就是你们想干仗你们自己负责,我只负责卖军火赚钱。特朗普是个生意人,他乐于看到欧洲在前面冲锋陷阵,消耗俄罗斯,但他绝不会拿美国的士兵去消耗,而是要卖军火赚大钱。

也就是说,马克龙的"保障部队"计划,雷声大,雨点小。没有美国,也没有德国、意大利,只有法国自己带几个欧洲小国,这就是法国的政治影响力。马克龙真是太把法国当回事了。

而俄罗斯却不会惯法国的臭毛病,810架无人机直接打脸马克龙。普京现在底气十足。刚从东方回来签了一堆大单,正是表现俄罗斯战斗民族力量的时候。对于马克龙这个送上门的沙包,不揍都对不住他。

结合法国目前的国内情况,估计马克龙这次要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