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海上自卫队消息,美国、法国和日本于2月10日至18日在紧邻南海的菲律宾海举行"太平洋斯特勒2025"联合演习。此次演习地点选在菲律宾海而远离南海,背后有着多重复杂因素。
近年来,解放军在军事力量上取得显著进步。先进战舰如055型万吨驱逐舰的列装,使其具备强大的防空、反舰和反潜作战能力;歼 - 20等先进战机的服役,也大幅提升空中作战和战略威慑力。面对解放军在南海区域的军事力量,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加贺"号准航母组成的强大阵容,也不得不谨慎行事。并且,解放军面对外部挑衅时会采取坚决反制措施,如南部战区多次组织海空兵力在南海进行联合海空战备巡航、实弹射击训练等。美日法若在南海演习,极有可能引发与解放军的直接对峙或冲突,这是他们极力避免的情况。
从战略意图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美国或许存在战略收缩假象。随着中国区域拒止能力的完善,有观点认为美国海军在考虑退守第二岛链,菲律宾海成为关键节点,此次演习地点选择或体现其战略调整,并非完全放弃在南海搅局,而是变换策略。另外,美日法选择在菲律宾海演习,有给菲律宾撑腰的意图,鼓动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继续向中方挑衅,但又不想直接进入南海引发与中国的过度紧张,是一种"边缘试探"策略。同时,法国作为北约成员国参与演习,暗示着北约正在向亚太地区延伸触手,未来可能更多插手地区事务。选择菲律宾海演习,既显示北约在亚太的存在,又避免在南海与中国直接对抗。
在国际法与国际舆论方面,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美日法若在南海进行大规模军演,明显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会在国际社会面临更多法律和舆论压力。国际社会多数国家希望南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美日法若在南海演习,可能被视为破坏地区和平的始作俑者,不利于其国际形象和在其他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此次美日法在菲律宾海的联合演习,虽远离南海,但背后的种种因素仍值得密切关注,其对地区局势的潜在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