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是冬至了,这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据说它还是古人第一个被确定的节气,在过去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冬至节气不仅要吃饺子、汤圆,还有祭祖的传统。

而今年的冬至节气就到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气,老祖宗却流传下来了"不怕冬至雪堵门,最怕冬至日晴"这样的老俗语。那冬至节气是晴天有啥不好,为何就怕冬至是晴天呢?

我们先来看前半句"不怕冬至雪堵门",它的字面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的时候哪怕下了很大的雪,甚至大雪堆积到堵住家门,也不会让人忧心。

这是因为在古人的经验里,冬至下雪是好兆头,这不仅预示着冬季的雨雪比较充足,而且还对来年的农业是非常有利的。

在过去还有着"冬至雨,一冬淋",或者是"冬至雪花飘,九九下不停"。另外冬至节气就要开始数九了,而冬至就是数九的第一天,在民间就有"雪打头九,九九雨不歇",这里的雨不只是下雨,还包括下雪。也是说一九第一天下雪了,预示着后面的雨雪很充足。

而且从古人的经验来看,冬季雨雪充足一点,这是好事,瑞雪是丰年的使者。厚厚的积雪,就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温暖的棉被,为冬小麦等农作物抵御严寒,还能在来年春天融化成水,滋润干涸的土地,为庄稼的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这也是老辈人所说的"瑞雪兆丰年",这漫天的飞雪,承载着农民们对来年丰收的满满期待,是大自然赐予人间的珍贵礼物。

再来看看后半句"最怕冬至日晴"。它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冬至节气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暖和,打破了应有的寒冷节奏,会让人隐隐不安。而这也是农民最怕出现的天气现象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古人的经验来看,冬至节气是晴天,就预示着后面的晴天多,天气偏暖,而这对于农业是很不利的。

比如在民间就有"冬至晴,一冬晴",说的是冬至节气是晴天,预示着冬季晴天多。

还有"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意思是冬至天晴,可能会导致来年正月雨水增多,影响人们走亲访友、外出游玩,甚至可能使一些地方出现内涝,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甚至在有的地方还有"冬至晴,百事空"的说法,仿佛预示着冬至的晴天会给新的一年带来诸多不利,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努力付诸东流,诸事不顺。

冬至时节,本应是寒冷萧瑟、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如果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暖和,打破了应有的寒冷节奏,所以会让人隐隐不安。

特别是如果冬季晴天多,天气偏暖,这样确实对农业不利。在古代可没有什么农药,农业最怕的就是虫害了。

冬季偏暖的话,气温高,第二年的害虫就多。可能冬季偏暖,第二年开春后还有倒春寒,所以种种原因,农民才担忧冬至是晴天。

这些谚语,虽没有科学依据,却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细致观察,反映了当时人们靠天吃饭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我们有了精准的天气预报和各种农业技术,不再完全受天气左右。但老祖宗的谚语依然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内心对自然的敬畏。

不过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忧,因为农谚也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可能所有地方在冬至这天都是下雨,或者是都是晴天的。

何况,现在的气候也和过去有很大的区别了,哪怕冬至是晴天大家也不要太担心了。我们也不用再像过去一样完全靠天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