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八月廿一,老黄历上说这天要是下雨,后面十来天都不容易放晴。听说这是啥换甲日,古时候的人算过的。今天虽然是周末但还要上班,早上大家起得挺早,不过也没工夫想那么多。

村里老人这几天总念叨那句俗语"遍地起坟头",意思是下雨太多粮食烂地里,收成不好。这话说得有点吓人,但确实现在玉米和花生地都泡着水,机械下不去,只能踩着泥巴手掰玉米。前两天我叔去地里,胶靴陷泥里好几次,鞋子都拔不出来。

气象站说未来几天可能还有雨,这让农民更发愁了。过去十天连阴雨已经让好些地块过湿,收割成本翻倍。我堂哥在合作社开农机,本来机器能两小时收完的活,现在得靠人工干上一整天。昨天他算账说成本涨了三成,还未必能把粮食全抢回来。

古书里写"换甲日下雨就得多淋十天",听着玄乎但好像真有点道理。以前老辈人看天吃饭,现在有卫星预报,可具体到某天还是会准不准没人敢打包票。村里有个大叔说去年这时候也是换甲日下雨,后面十天没断过,地里苗全淹死了。

农机局这几天开了好几场会,讨论怎么应对。有的说租渔船进地,有的说联系烘干设备防霉变。年轻人都在群里转救灾补贴的消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我姑在镇上粮站工作,说今年收购价可能调整,但具体政策还在等通知。

现在村里微信群炸锅了,都在晒地里的视频。有的玉米杆倒了一片,有的花生荚发芽了。最愁的是那些没买保险的老农户,只能自己扛。隔壁王大爷家三亩地,全家五口人全下地,浑身泥水往高处搬粮食。

乡镇府昨天发了通知,说有补助热线,但具体标准没人讲清楚。有些地方开始组织志愿者帮忙抢收,主要是帮独居老人和低保户。不过志愿者得带齐雨衣雨鞋,不然进不去地头。

气象台傍晚更新了预测,说廿一那天有中到大雨。村头李会计叹了口气说:"这下铁定要多淋十天咯。"晚上好多农户在囤塑料布,怕雨水再大把草垛泡散了。手机群里有人转老话:"起坟头"现在变成储粮难,意思倒是差不多愁人。

收音机里放着《农政全书》的解读,专家说换甲日预测是古人经验总结,有一定参考价值。不过现在气象卫星能测降雨云层,技术比古代先进多了。可老农们还是半信半疑,毕竟机器算不准局部雨量,老天爷的脸色谁也摸不准。

街上的面馆晚上七点还有好多人围着电视看天气预报,老板端着碗粥直咂嘴:"愁死人啦"。我写完作业给爹打了个电话,说让他穿双结实点的胶鞋,明儿地里怕是更烂。挂电话时听见我妈在叹气,说这雨要是再下十天,今年真要入不敷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