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位来自河南的家长,因怀疑孩子高考的答题卡被调包,实名举报了河南省高考招生办的相关负责人。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河南的这4位家长怎么也想不通:

苏先生的女儿,平时600分+,估分627分+,高考335分;

杨先生的儿子,估分500分+,高考230分;

卢女士的女儿,一模至三模546分+,估分500+,高考243分;

邹先生的儿子,平时500+,预估520+,高考261分。

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回应称,纪检监察部门正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针对周口市学生家长苏先生所提出的"试卷笔迹并非自己孩子笔迹"的情况,周口市高招办的李姓工作人员表示: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自己从事高考招生工作10年,从未听说过"试卷调包"的情况。

8月6日晚8时许,河南省教育厅针对此事发布情况说明。

考生:答题卡上的作文不是我写的

苏先生女儿告诉他,高考时,自己写的作文题目是《不负时光,不负年少-致2035的你们》。但他在河南省招办查到的语文答题卡上,女儿的作文题目变成了《富强中国,不负年少》。

苏先生称女儿的语文答题卡的考生号被人改过,而且作文题目、字迹也不对。为了作证,苏先生还让女儿默写了作文开头,做字迹鉴定。

▲苏先生女儿答题卡(下)中的作文题目,与女儿自称在考场上所写的不一致。苏先生说,答题卡上有人模仿了女儿的笔迹。受访者供图

答题卡存多处修改痕迹

同一场考试笔迹不一

8月6日晚,来自商丘永城的卢女士向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出示了4份写有女儿名字的试卷照片。

照片显示,在英语答题卡上,卢女士女儿名字中的"淇"先是被写成了"琪",之后又被修改成了"淇";理综答题卡上,条形码上方的数字被人用黑色水笔涂改;语文答题卡上,座位号先是被写成了"05",之后被改成了"06"。但卢女士称,这些涂改均"不是女儿弄的"。

▲卢女士女儿的语文答题卡,座位号从"05"改成了"06"。受访者供图

对比数学试卷与答题卡发现,二者的书写笔迹粗细不一致。"考试都是官方统一发的答题工具,怎么可能在同一门的试卷上出现两种粗细不同的笔迹?"卢女士说,即便以上的涂改、考号写错都是女儿故意为之,"不同笔迹这个事情怎么解释?

6月25日当天,卢女士询问了女儿的老师、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家人,大家都猜想是不是答题卡涂错了。"但后来我想了想不可能,一门涂错可能,不可能门门都涂错吧!"卢女士说。

▲卢女士女儿的答题卡上,名字中的"淇"有修改痕迹。受访者供图

8月7日,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在官网发文《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见下图),回应此事称:根据考生反映,省招办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

虽然河南教育厅已发声明,但民众的怒气依旧在高涨,不断有质疑、抗议声:不发调查结果发这个信干什么?自说自话!反正我不信!

但六儿借鉴下新闻哥提出的几个疑点,给大家看看:

疑点1 哪个环节会出这种纰漏?

首先,监考环节不会出现纰漏。因为考官是随机抽签安排的,考前十几分钟才通知。

第二,押运不拆卷,不会出现黑手。

第三,阅卷环节,机读扫描之外,也有条形码受损,有需要手动输入考生号的情况。

第四,录入信息环节,这时要从一堆考卷里抽出学生的试卷,并不显眼。容易出现纰漏。

但是问题来了,如何判断哪张考卷是高分学生的?为啥不是换几个考生的不同科目,而是这么全换一个人的?

疑点2 细节漏洞百出

在卢女士女儿的数学试卷上,手写的考生号是错误的,而条形码下面机打的考生号是正确的。

(上为手写,下为机打)

既然是其他人要换卷子,应该机打的考生号是错的才对啊,因为人写的可以改,机打的改不了。

疑点3 作案动机是啥?

一下调包4个学生的答题卡,而且4门都换,别说技术上难以操作,风险也是够吓人的,如果真的有人操纵,来头一定不小,但为何要挑500多分学生的答题卡来调包?

据了解,郑州大学的投档线也要理科586分、文科605分了……胃口这么小?

疑点4 高考扯谎的新闻不少见

学子寒窗苦读十二载

对高考承载的希望不可估量

任何的失误和不公平

都会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

高考这件事儿,绝不能随意!

一定要看到调查报告而不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