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制裁后仍不老实,石平太郎又开始挑衅,扬言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这一幕,既让人感到愤怒,也让人想问,一个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人,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中国的底线?又是什么样的心理,让石平叫嚣要参拜靖国神社?

9月8日,中国外交部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宣布对石平采取全面反制措施,包括冻结其在华财产、禁止交易合作,以及拒绝其本人及直系亲属入境。这是中国针对"数典忘祖、背叛祖国"的最强硬姿态之一,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无论身份如何变化,只要踩踏中国主权、伤害民族感情必将受到惩处。

按理说,石平面对这样的制裁,至少会有所收敛,哪怕表面低调,但他没有。他在9月9日公开放话,声称今后将继续按照信念发声,绝不妥协,并扬言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这不仅是对中方制裁的挑衅,更是对历史的亵渎,对中国人民感情的再次伤害。

要知道,石平的出身决定了他的背叛尤为刺眼。1962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享受国家的培养。按常理,它本该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甚至有可能成为中日民间友好的推动者。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1988年赴日留学后,一步步靠向日本右翼,2007年干脆加入日本国籍,并改名为石平太郎。这个改名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意味着彻底切割原本的身份与文化。

更可恨的是,他并不是单纯地追求个人发展,而是把"反华"当成了立身之本。过去十多年,他不断在媒体和书籍中宣扬所谓的"南京大屠杀是谎言""中国威胁论"等极端言论。他甚至指责2008年汶川地震时,国际援助不应对中国伸手。这种以否认历史、诋毁祖国来换取在日本右翼圈子立足的做法,本质上就是一种汉奸走狗式的行为。

然而,石平太郎的悲哀在于,他越是极端地攻击中国,越是显得自己急于证明"比日本人还日本人"。这种变态表现并没有换来真正的尊重。日本国内不少右翼媒体虽然用他来当作"反华样板",但很多普通民众和政界人士其实并不接纳他,甚至认为他不够纯粹,仍带着外来者的烙印。可以说,他既背叛了祖国,也得不到"新主子"的完全信任,只能不断加码反华,用参拜靖国神社这样最具挑衅性的举动来维持存在感。

靖国神社是日本右翼最肮脏的政治符号,供奉的正是那批发动侵华战争的甲级战犯。任何政客参拜都意味着在为侵略者洗白,在为血淋淋的历史开脱。石平太郎偏偏要以继续参拜来表"忠心",无非是想博取日本右翼的欢心。但他忘了,这种所谓的"忠诚",是以背叛自己的祖国、亵渎历史真相为代价的,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耻辱。对于日本右翼来说,它不过是一枚廉价的棋子,一个随时可以丢进垃圾堆的工具罢了。

从另一角度看,石平太郎的挑衅,并不能改变任何现实。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他当年留学时的中国。无论是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还是国民的凝聚力,都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他的叫嚣,不过是落在历史滚滚洪流中的几声噪音,既无法阻挡中国前行,也无法掩盖他个人的卑劣。

石平太郎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背叛史。他从中国高材生,到日本右翼喉舌,再到如今的国会议员,表面看似风光,实则是在不断切割自我、否定自我。他的人生越往后,越只能靠挑衅来博眼球,靠反华来维系舞台。但这种道路,终究只会越走越窄。历史已经证明,所有数典忘祖、卖国求荣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汪精卫、周佛海当年的结局已经写在史书里。今天的石平太郎,不过是换了时代背景的同类。他必将像所有背叛民族的人一样,留下一个耻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