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的风里,莉莉躺在医院ICU的样子,王先生至今不敢想。那个写小说有全国粉丝的女儿,那个说"暂时不想上学"的14岁姑娘,最后连"想回家看病"的话都没传出来。

2024年夏天,莉莉因为不想上学,王先生给她办了一年休学。刷某App时看到河南中牟一家拓展基地的广告--"国学培训+心理疏导",想着让孩子静一静,交了近3万学费送过去。基地不让带手机,联系只能靠老师传信或打电话。前几周老师发的照片里,莉莉穿着训练服站得直,王先生以为"没问题"。

8月26日,莉莉突然晕倒。送医后,家属在她身上发现伤痕:胳膊有淤青,腿上有擦伤。医生说,长时间日晒、摄入不足、呕吐引发电解质紊乱,脑部病变继发肺部感染,熬了一个月还是走了。

警方调查后,基地校长、生活老师3人因虐待罪刑拘,心理老师阴某某因侵犯通信自由罪被捕--她截留了莉莉6封求救信,家里还搜出其他孩子的180余封信。去年9月当地通报,教官吴某对莉莉罚站、拖拽,造成轻微损伤;另一名教官靳某猥亵学员,两人都被采取强制措施。涉事的河南柯贞拓展服务公司,早在去年9月就注销了,广告也搜不到了。

王先生说,莉莉出事前总说"身体难受",想回家看病。可每封信都被阴某某压着,直到去世都没等到家长的回应。今年6月一审第一次开庭,王先生当庭提交新证据--阴某某在猥亵案后帮忙转移学生,还有证人说她也参与了虐待,要求追加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9月11日第二次开庭,他盯着被告席,手里攥着莉莉没寄出去的信。

"昨天中元节,孩子妈又去墓地了。"王先生哽咽着说,农历9月2日刚去过,给莉莉带了她爱喝的奶茶。莉莉写的小说,直到去世后才发现,粉丝留言里全是"等更新",可再也等不到了。"很多人骂我们,说不该送孩子去。"他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我扛得住,可孩子妈身体差,不敢让她看评论。"

有人在网上说:"要是我,绝对不会把孩子送进这种地方。"也有人疼得掉眼泪:"6封求救信啊,每一封都是孩子的命。"王先生说,骂他的人里,藏着对莉莉的疼--要是早知道基地是"体能训练"代替"国学",要是早看到那些截留的信,他宁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也不会送进火坑。

作为家长,我懂王先生的心情--想让孩子好,却踩了最痛的坑。3万学费买的不是"国学",是孩子的绝望;广告里的"心理疏导",变成了截留求救信的冷漠。我们该怪家长吗?该怪,但更该怪那些打着"教育"幌子的黑心机构,怪监管的漏洞--要是早查这些虚假宣传,要是早管管体罚的教官,莉莉或许还能抱着小说和粉丝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