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波人事案,李乾龙"回锅"担任国民党秘书长兼副主席,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担任副主席,前高雄市党部主委李哲华任副秘书长兼组发会主委,"立委"吴宗宪任文传会主委。这背后的用人逻辑与玄机是什么?

首先是是四大"深蓝"副主席集结,郑丽文宣示要重新擦亮国民党的"两岸"优势招牌,誓言要改变朱立伦、江启臣时代国民党在两岸方面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老毛病;她要带领国民党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坚决反对"台独",要让台湾人自豪说出"我是中国人"。
其次,郑丽文宣示采取"集体领导"与"派系共识",促进党内大团结,提前布局2026年选举,最终瞄准2028年实现国民党"重返执政"的目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郑丽文出身民进党,如今她为了促进党内团结,采取的策略就是民进党最擅长的"派系共治",以此来实现党内整合。当然,也有一种说法,称这是"集体领导"模式。
关于国民党的地方派系,素有"南金平,北乾龙"之说,李乾龙担心秘书长兼副主席,再加上他与王金平、台中市长卢秀燕、台中籍民代江启臣关系密切,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向党内议会系与地方派系释善意。王金平受访时主动表示支持郑丽文的人事布局,显示多数地方派系已经整合成功。
季麟连代表党内深蓝最大票仓"黄复兴"系统;张荣恭的任用被解读为幕后代表连战系统;萧旭岑幕后代表马英九系统。
李哲华在吴敦义担任党主席时就是国民党组发会主委,之后又担任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因此,他的任用被解读为幕后代表吴敦义系统与部分高雄势力。
吴宗宪曾是新北市法制局局长,被认为幕后代表新北市长侯友宜系统。侯友宜也罕见地在新北市政会议上肯定了郑丽文的人事安排。
"外省籍""本省籍"兼顾,南北中派系整合,世代交替与路线平衡,实现党内大团结,这是郑丽文两波人事案的另一大特色与信号。而这背后,着眼的未来两年的两场选举,国民党作为最大在野党,需要在2026年县市长及议员选举中取得佳绩,以维持县市执政优势与延续政治能量,进而在2028年挑战民进党与赖清德。而"派系共治"是整合县市组织动员力、避免提名时分裂的关键。
国民党前民代蔡正元分析指出,这波人事布局与2026年选举的关联性不容忽视,2026对国民党而言是个大考验,这场布局不只是内部人事,更攸关蓝营如何在接下来的两场硬仗里重新整队。
当然,这两波人事案,也让外界质疑她"年轻化"改革的决心。李乾龙76岁,季麟连78岁,张荣恭75岁,被绿营讽"老蓝男",党内反对者也趁机攻击郑丽文没有兑现"世代交替"承诺。
其实,萧旭岑只有52岁,组发会主委李哲华58岁,文传会主委吴宗宪54岁,都属中生代。因此,面对外界质疑,郑丽文回应时强调这是"老干新枝",稳健向前。台前"立法院长"、"本土派"大佬王金平表示,他曾建议郑丽文"找熟悉事务的人帮忙",这无疑是对郑丽文用人的肯定。
而后续人事布局以及2026年选举提名,"年轻化"改革还有很多空间,郑丽文承诺她会提拔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