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外媒屡屡传出美国总统特朗普施压欧盟和七国集团(G7),要求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借口,对中国和印度加征100%关税。

随着事态进一步发展,有消息指出欧盟正在考虑欧盟对印度和中国的公司实施制裁,但碍于中国的庞大市场,欧盟及其各成员国可能并不愿意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同时一些进口俄油的欧盟成员国也不同意,他们担心转向替代石油供应的成本会急速升高。

总得来看欧盟其实并不排斥特朗普的无理要求,但奈何回到现实中就会发现阻力重重,因此才可能迟迟下不了决心。

这种情况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开启了忽悠模式,喊话欧洲国家需要在切断俄罗斯石油收入和结束俄乌冲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比较滑稽的是,同时贝森特也明确美国的立场是欧盟先动手美国再跟进,他说"除非欧洲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否则特朗普政府不会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阻止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想让欧盟冲在对抗中国的一线,这其中的原因无非就是想要试探中方的底线和反击手段,如果中国态度温和,美国便会跟进制裁,如果中国态度激烈,那么因此产生的苦楚欧盟就自己受着吧,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就够了。

欧盟总部

当然指望欧盟能认清利害,走独立自主的路线并不太现实,所以中方主动出击,给欧盟上了点压力,希望其能够保持清醒,切勿沦为美国打压中国的工具。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欧盟商会透露,中方依旧对稀土出口严格把控,欧洲企业预计将出现更多停工情况,并正在承受损失,该商会主席彦辞表示,无论中欧之前达成了怎样的协议和承诺,商会会员企业仍然面临严重的供应瓶颈问题。

根据彦辞的说法,商会所涉及的约140份出口许可证申请,获中方批准的不到四分之一,商会收到会员企业越来越多的投诉和求助。他预计将有更多企业因此停工。

稀土样本

如此来看的话,中方几乎切断了对欧盟的稀土供应,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倘若欧盟接受特朗普的无理要求,对中国实施所谓"二级制裁",那么对欧稀土供应很可能将归零,到时候欧盟面临的损失将更大。

应该说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欧盟脑子会清醒过来,不至于非得跟着美国与中国作对,但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对欧盟抱有过高期待,至少过去很多事情上欧盟无法证明自己有自主能力,必须用强有力的措施,提醒欧盟不要犯蠢。

更何况这一次美国是带着试探中方底线的目的而来的,肯定会不停怂恿欧盟先冲上去,这种趋向性我们不得不防。

冯德莱恩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欧盟一样,罔顾自身利益充当美国的遏华工具,G7成员国日本在这件事情中,就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

本周二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在一场记者会上回应了美国要求G7对中印实施"二级制裁"的计划,说仅以"持续购买俄罗斯原油"为依据,向中国和印度征收高关税"有困难"。

也就是说日本拒绝了特朗普政府的无理要求,不愿意以涉俄为由对中国施加"二级制裁",这种做法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日本承受不起与中国对抗的代价,单单中方祭出稀土反制措施,日本就得付出巨大的代价。

加藤胜信

只能说希望欧盟能和日本一样,在对华问题上保持理智,不然的话当了炮灰只是最轻的结果,实打实的损失才是真正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