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国内形势巨变,海牙传来噩耗!杜特尔特已瘦成皮包骨,曾经的铁腕总统境况凄惨,整个人奄奄一息
据环球网报道,10月中旬,菲律宾政坛的目光再次被海牙拘留中心的一则消息牢牢锁住。菲律宾参议员德拉罗萨公开披露,80岁的前总统杜特尔特在国际刑事法院(ICC)海牙拘留中心里,身体状况已经恶化到令人震惊的地步--曾经以铁血风格执掌菲律宾的他,如今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连自主站立都成了奢望,还不止一次在牢房里陷入昏迷。这不是杜特尔特健康危机第一次曝光,早在9月30日,他的女儿、现任菲律宾副总统莎拉就已经对外透露过父亲昏迷的细节,而杜特尔特的辩护律师考夫曼更是直言,老人不仅认知能力受损,还身患糖尿病、心脏病与贝切特氏症,离开公众视线已经超过半年。
海牙的寒冬成了压在杜特尔特健康上的又一根稻草,低温气候让他的基础病持续恶化,免疫力低下的身体已经反复感染三次。可拘留中心有限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满足他24小时专业监护的需求。有人统计过,短短七个月时间,杜特尔特的体重就骤降23公斤,平均每个月减重超过3公斤,这样的减重速度绝非普通情况,而是身体机能快速衰退的明确信号。
就在外界纷纷呼吁ICC"先保人"、让杜特尔特获得更好医疗救治的时候,ICC却给这份焦灼泼了冷水。10月10日,该机构再次驳回杜特尔特的临时释放申请,坚持继续对其羁押,这已经是杜特尔特辩护团队发起申请以来遭遇的又一次失败。ICC预审分庭给出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法官认为杜特尔特存在潜逃风险,还特意提到他的女儿莎拉身为副总统,"深厚的政治人脉能提供帮助";检方则拿出杜特尔特任内禁毒行动中"证人遭恐吓"的旧记录,声称他可能干扰司法,即便已经卸任,他家族的政治权力仍可能引发新风险。
可这些理由仔细推敲起来满是漏洞。杜特尔特的律师直言,将"女儿任副总统"等同于"会协助潜逃",根本没有任何实质证据支撑。更让人质疑的是ICC的双重标准--2013年,肯尼亚副总统鲁托因选举暴力被起诉,仅以"处理恐袭危机"为由就获得临时释放;2021年,肯尼亚律师吉切鲁获释的条件也只是"定期汇报行踪",远没有对杜特尔特这么严苛。
杜特尔特的处境还牵扯着菲律宾国内复杂的政治博弈。他的长子保罗在ICC驳回释放申请后,公开批评这个决定是粗暴且可耻的司法错误,称这不是正义,而是政治作秀,甚至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参与了对杜特尔特的逮捕。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态度转变更耐人寻味,2024年11月之前,菲律宾还在与ICC硬刚,明确拒绝合作,可就在那个时间点,马科斯的态度突然反转,表态"不阻碍移交杜特尔特"。这个转变的时机充满巧合,当时马科斯的支持率因为通胀问题跌至25%,创下上台以来的最低值,"配合国际司法"的姿态恰好能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更关键的是,这步棋精准打击了他最大的政治对手。
马科斯的操作堪称精妙,他没有直接清算杜特尔特,而是借ICC的手进行牵制,他的姐姐、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还高调发起"逮捕事件紧急调查",表面上是质疑政府决策,实则在扮演"中立者",悄悄安抚杜特尔特的支持者,避免引发大规模民意反弹。这种政治操作已经显露出效果,杜特尔特的核心地盘棉兰老岛,对他的支持率自2025年4月以来掉了12个百分点,反观马科斯所在政党的地方议会席位占比,从42%升至51%。如今,"确认指控听证会"因杜特尔特的健康问题无限期推迟,马科斯正借着这段空窗期巩固自己的权力。
杜特尔特的阵营也没有放弃挣扎,莎拉为了给父亲寻找临时释放后的接收国磨破了嘴皮,9月22日她公开表示已有国家原则上同意接收父亲,只是没透露具体国家,只明确排除了日本与澳大利亚。他们还开辟了新路径,杜特尔特时期的发言人哈里・罗克提议,依据荷兰国内法律寻求救济,因为荷兰的庇护法与人道保护机制,对羁押条件和待遇有明确保障,存在人道主义干预的空间,莎拉已经着手推动这一方案,希望借东道国协定争取医疗转移。
菲律宾国内的民意在这件事上呈现出明显分裂,最新民调显示,50%的民众认为ICC应该追责杜特尔特禁毒期间的杀戮行为,觉得清算过去的暴力统治是推动国家民主法治的关键一步;32%的人则持反对意见,在杜特尔特的大本营棉兰老岛,仅有39%的人同意他接受司法审判。而ICC的强硬姿态也在消耗自身公信力,不少菲律宾网民怒斥"裁决是骗局",认为这是西方对菲律宾主权的干涉,现在发展中国家对ICC的质疑声也日益高涨。
曾经在菲律宾政坛呼风唤雨的铁腕总统,如今在海牙拘留中心奄奄一息,他能不能等到案件有结果的那天还是个未知数。而他的命运背后,是ICC的司法争议、菲律宾国内的政治角力,还有民众对正义与主权的不同理解,这些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整个事件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让菲律宾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