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反对无效,国台办宣布重磅消息,人民日报直言赖清德结局
据环球时报消息,2025年7月6日,中国民航局的一纸公告,彻底打破了台海地区的平静。这一天,大陆正式启用了M503航线的W121衔接线,目的简单直接:优化空域环境,提升飞行效率。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随即强调,这一举措是为了缓解航班增长压力、保障旅客安全与权益,对两岸同胞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消息一出,台当局立刻跳脚,声称航线贴近所谓的"海峡中线",会压缩台空防纵深。但国际民航组织早于2015年就已批准M503航线,W121位于上海飞行情报区,台湾方面根本无权置喙。面对大陆的坚定行动,台当局的反对显得苍白无力,如同螳臂当车。
W121航线的启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大陆推进两岸交流的务实一步。这条衔接线连接浙江东山,距离所谓"海峡中线"仅4.2海里,无形中抹除了台当局虚构的"领空边界"。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W122和W123衔接线启用以来,两岸航班运行平稳有序,减少了延误,便利了人员往来。台方专家苏紫云曾哀叹,此举"压缩预警时间",试图抹去"台海中线"。可现实是,大陆的行动基于国际规则和民生需求,台湾地区的所谓"防空缓冲区"本就虚幻。航线启用当天,岛内绿营一片哗然,但大陆用民航突破障碍的做法,反而让更多台湾民众看清真相--两岸的物理距离在拉近,心理隔阂也在融化。
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就在航线启用的前两周,赖清德的日子已不好过。6月24日,他在岛内启动所谓的"团结十讲",试图通过煽动"台独"情绪来巩固权力。结果,才讲四场就错误百出,甚至民进党内部都劝他"别讲了"。赖清德被迫以"台风来袭"为由暂停计划,支持率直线下滑。可笑的是,他一边兜售分裂谬论,篡改台湾地区历史和民族起源,一边向美国献媚,梦想"倚外谋独"。人民日报在6月24日就刊文直批:赖清德篡改历史、歪曲事实,必将自取灭亡。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十讲"本质是借"团结"之名搞政治清算,图谋对在野力量"大清洗",最终只会把台湾地区经济和民生推向火坑。
赖清德的失败,不只是因为他无知浅薄,更因国际大势早已转向。美国虽在台海事务上频频试探,但2025年的军事现实让拜登政府束手无策。美军计划耗资9000多万美元升级F-22战机,只因F-35在空战中完全无法抗衡大陆的歼-20。更尴尬的是,大陆已亮相两款"六代机",而美军六代机项目还停留在PPT阶段,至少需7-10年才能部署。美国《军事观察》直言:美军制空权优势正全面丧失。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与大陆的技术差距只会越拉越大。难怪特朗普团队多次表态"不寻求与中国冲突",近期还传出访华风声。在世界和平论坛上,中方代表刘建超强调"中美人民都希望友好",这信号再清楚不过:美国不会为"台独"火中取栗。
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面对这种局面,赖清德的"台独"冒险成了彻头彻尾的闹剧。他试图借"国际社会力量"施压大陆协商,可域外势力自顾不暇。岛内网红"馆长"的大陆行就让绿营支持者觉醒,意识到被民进党蒙骗。现在,W121航线将加速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暴露赖清德"脱钩断链"政策的荒谬。他砸百姓"饭碗"、奉送台积电示好美国,结果反噬自身--所谓"大罢免"声势转衰,岛内不满情绪如火山喷发。人民日报早已断言:统一是历史大势,"台独"是逆流绝路。一年多来,大陆反"独"惩戒从未停歇,赖清德跳得再高,也逃不过失败的宿命。
说到底,两岸统一的进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W121航线的启用,只是大陆整体战略的一环。它不单是技术调整,更传递了政治信号:大陆有决心、有能力推进融合。台当局的反对,在法理和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国际民航组织框架下,上海飞行情报区的管理权无可争议。台方学者张竞也承认:W121与台湾民用飞行无涉,台湾地区根本"没有置喙空间"。大陆的行动基于规则和善意,赖清德却沉迷于制造"绿色恐怖",结果自食其果。当航线在7月6日划破长空时,台湾民众看到的不是威胁,而是机遇--航班更准点、旅行更便利,两岸的纽带正悄然加固。
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赖清德的结局,早已由历史写下注脚。人民日报的批评不是空谈,而是基于铁的事实:台湾自古属中国,国际社会共识坚如磐石。赖清德篡改历史、煽动对抗,只会加速其政治灭亡。大陆启用W121航线,既务实又强硬,用民航软实力瓦解"台独"硬边界。最终,两岸统一的洪流不可阻挡,赖清德之流的"螳臂"终将被碾碎。在2025年这个节点上,台湾民众的选择愈发清晰--拥抱融合,远离分裂。大陆的每一步,都在推动这历史车轮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