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留下一句话:"人到七十古来稀。"

人啊,活到七十岁,不容易。也许经历了几场大病了。

不管怎样,日子还算要过下去了,不能悲观厌世。

一般的家庭,老人在老家,子女外出谋生。夫妻相伴,显得尤为重要。

从年龄来说,六十岁到七十岁,是年轻老人,七十岁之后,才是真正的老人。

因而,我们不要太焦虑,七十五岁之后,夫妻还能一起轻松做好以下几件事,就是后福不断的征兆。

01起居能自理,平安出门。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

夫妻之中,只要有一个人走不动了,另一个人就会活得很累。

家住东北的谷向东和高志侠夫妻,他们都退休了,日子过得不错。

多年前,高志侠患了癌症,丈夫谷向东在医院照顾很长时间,夫妻都很悲观。后来,他们决定外出旅游,满足年少时的期待。

经过多年的旅游,高志侠的病,好转了,并且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老夫老妻,能够自己起来,走几步,那就还能去看风景,去跳舞、唱歌,意味着人生还有很多的奔头。

02随时能牵手,相亲相爱。

漫画家朱德庸说过:"夫妻通过每一次争吵,更加了解对方;当他们足够了解彼此时就不再争吵了,他们选择分手。"

越是年纪的啊,越要珍惜缘分。

一对老夫妻,常常吵几句,但是吵架之后,还会牵手,说明彼此都很在乎,也能主动认知自己的错误。

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了解对方,而了解的最好办法,就是同行。

虽然,牵手多年,感觉是左右手相连,但这是一份责任,而不是像小年轻一样,谈一场怦然心动的恋爱。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少年时的这首歌,就是夫妻的期待,也是承诺。

轻松牵手,这是爱情很健康的标志,谁都不要不在乎。

03钱财能管好,底气很足。

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生老病死,而是人还活着,钱却花光了。

虽然,老人可以伸手向子女要钱,但总是会有一些为难。

我的外婆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外公就过世了。她独居到八十九岁,依靠之前的储蓄,还有当地的一些补助,吃饭穿衣不愁。

外婆九十岁的时候,变得很糊涂,不得不把存款等,都交给小舅舅管理。

过节的时候,外婆的几个子女聚集在一起,饭没有好好吃,但是吵架的声音很大。因为四舅舅认为,小舅舅把存款取出来,转移了。阿姨认为,外婆的生活开销太大,是不是小舅舅搞错了。

一个老人,当自己无法轻松管钱财的时候,哪怕手里有钱,也是过苟延残喘的日子。更可怕的是,有一些啃老、私心很重的子女,想尽办法坑害老人。

作为男人,一辈子当"妻管严",把钱财给妻子管理,虽然面子上过不去,但是余生很幸福,生活有保障。

作为女人,抠门一些,虽然样子不太美,但是夫妻的余生,能够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