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资产要被没收?欧盟内部出现分歧,马克龙坦言,这将违反国际法

俄罗斯被欧盟冻结的资产要进一步被没收了吗?欧盟内部出现分歧,马克龙公开坦言称,这么做将会违反国际法。

众所周知,此前因为俄乌冲突爆发,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约 3000 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其中欧盟成员国冻结约 2100 亿欧元。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声称,计划将被冻结的 俄罗斯资产据为己有,随后以 "赔偿贷款" 的名义,将这笔资金划拨给乌克兰。

但针对这一做法,欧盟内部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分歧。比如就在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对外表示称,不违反国际法的情况下,无法没收已遭冻结的俄罗斯主权资产。法国尊重国际法,这非常重要。一旦违反国际法,可能导致"全面混乱的开始"。

有专家分析称,马克龙的表态则代表了欧盟内部一部分国家的理性声音。他强调在不违反国际法的情况下,无法没收俄罗斯主权资产,尊重国际法至关重要,违反国际法将引发 "全面混乱的开始"。从国际法角度来看,国家主权豁免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之一。这一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财产,包括央行资产,在其他国家享有免于被查封、扣押、没收和执行的权利。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多为主权资产,欧盟若强行没收,无疑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践踏。

这种践踏会带来诸多严重后果。国际社会一直基于国际法构建秩序,各国在进行经济往来、资产存放等活动时,也是信赖国际法的保障。一旦欧盟开了随意没收他国主权资产的先例,全球金融体系将陷入混乱。各国会担忧自己的海外资产安全,进而可能撤回资金,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而且,这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国际关系将陷入无序状态。

欧盟内部出现分歧并非偶然。以波兰、立陶宛等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积极支持没收俄罗斯资产用于乌克兰。这些国家与俄罗斯地缘关系紧张,历史上就存在诸多矛盾,在俄乌冲突中对俄罗斯的敌对情绪更为强烈。从他们的立场出发,认为俄罗斯发动战争,理应付出代价,动用被冻结资产既是对俄罗斯的打击,又能切实帮助乌克兰,是一举两得之事。

然而,像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盟核心国家,态度则谨慎得多。这些国家更看重法律程序和自身的信誉。法国作为欧元区负债最多的国家之一,今年还多次遭遇主权评级下调,其国家信誉本就脆弱。在这种情况下,若违反国际法没收俄罗斯资产,无疑是自砸招牌,可能引发国际投资者对法国乃至欧元区的信任危机,导致融资成本上升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德国和意大利也同样明白,破坏国际法会动摇国际社会对欧盟法治的信任,影响欧元在国际金融系统中的地位。一旦国际社会对欧元信心受挫,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外汇储备等方面的份额可能下降,这对以欧元为重要依托的欧洲经济将是沉重打击。​

俄罗斯方面对欧盟动用其资产的态度极为强硬。莫斯科多次声明,若欧盟敢动被冻结资产,必将采取对等报复措施。这对于一些仍然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盟国家,如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是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因素。尽管欧盟近年来努力推动能源多元化,但短期内这些国家难以完全摆脱对俄能源的依赖。一旦俄罗斯反制,能源价格可能大幅上涨,国内政治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欧盟在俄罗斯资产问题上陷入了法律、政治、经济和外交的多重困境。内部的分歧反映出不同国家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巨大差异。在当前情况下,欧盟若想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尊重国际法的基础上,平衡各方利益,寻找一个既能满足乌克兰部分需求,又不至于破坏国际秩序和自身信誉的方案。否则,欧盟内部的裂痕可能进一步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将受到削弱,同时也将对全球金融稳定和国际秩序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