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比亚迪在深圳全球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磅宣布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覆盖7万至20万元级别车型,这一消息瞬间点燃汽车行业。7万元级的海鸥智驾版更是成为全球首款搭载高阶智驾的A00级车,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称2025年为"全民智驾元年",未来智驾将像安全带一样普及,试图以规模化与成本控制优势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然而,比亚迪的这一战略很快引发行业热议。次日,华为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发文:"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华为鸿蒙智行是断代领先!"虽未明确提及比亚迪,但结合时间点,外界普遍认为该言论暗指比亚迪。此前,余承东曾表示30万元以下的智驾车型基本亏损,华为不会推出20万元以下低价车型,此次表态也被解读为担心比亚迪智驾技术普及会冲击华为车BU业务。
当晚,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在微博发声:"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智能驾驶技术关乎到每一个用户和家庭的出行体验和安全,应该满足用户高频的出行场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极致的安全。"被众多网友视为隔空回应比亚迪。随后,长城汽车多位高管也加入讨论,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直言部分企业将两年前已有技术包装为"创新突破"是营销话术;首席增长官李瑞峰指出"期货与现货是两码事",暗讽意味明显。值得一提的是,王传福曾在2023年称"无人驾驶都是扯淡",如今比亚迪推出智驾战略,前后转变也成为长城高管攻击的焦点。
比亚迪方面,"天神之眼"系统分为A、B、C不同版本,适配不同级别车型,低价车型的智驾性能能否达到高阶水平存疑。不过,比亚迪凭借440万辆搭载L2+驾驶辅助车辆积累的规模化数据,5000名智驾工程师团队的全栈自研能力,以及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制造体系的成本控制优势,在智驾领域的潜力不容小觑。
此次事件背后,是汽车智能化赛道上激烈的技术话语权与市场份额争夺。华为凭借通信与AI技术走高端路线,长城强调"极致安全"与"高频场景覆盖" ,比亚迪则以"技术普惠化"冲击市场。目前,网友对此看法不一,部分支持比亚迪让智驾平民化的举措,也有人对低价车型智驾安全性存疑。后续发展如何,行业与消费者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