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在南海加码,用危险动作威胁中国海警,多次高速穿插,中方这次是时候出手了
根据环球网报道,前不久,中国海警在黄岩岛附近海域记录下这样一幕:菲律宾海警9701船以超过每小时28公里的航速,半小时内多次高速穿插中国海警21550艇、5009艇船尾,最近时两船相距仅100米--这个距离在海事安全标准里,已接近"可能引发碰撞"的临界值。
这不是偶然的摩擦。近段时间,菲律宾在南海的动作越来越"疯":从仁爱礁坐滩军舰的非法补给,到黄岩岛的危险航行;从炒作所谓"南海仲裁案九周年",到公然宣称要与台当局搞"安全合作"。这些行为表面看是"刷存在感",实则是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下,一步步踩向危险的"乌克兰化"轨迹。
马科斯(资料图)
先说7月15日上午那场惊险对峙。菲律宾海警9701船是菲方最大吨位执法船,排水量2000多吨,而中国两艘海警船吨位明显小一些。就是这样的"以大欺小",菲船仗着船体优势,在黄岩岛海域玩起"死亡漂移":频繁大角度急转弯、维持高机动航行长达半小时,船尾掀起的浪涌拍得中国海警船甲板咚咚响。
更让人警惕的是,这次挑衅和以往"碰瓷式骚扰"完全不同。过去菲方多是"贴贴就跑",这次直接带着"豁出去"的劲头:不仅高速穿插,还试图往黄岩岛潟湖里钻--那地方是中国固有领土的核心区域,菲方这是明摆着想"先占为王"。
菲律宾为啥突然这么"猛"?答案藏在它背后的"美国牌"里。去年美国推动菲律宾新增4个军事基地,其中3个紧挨着南海;最近又拉着美日澳搞"四方防长协调中心",想把东海、南海串成"军事链"。美国航母隔三差五就往南海跑,军舰飞机在周边转悠,给菲方撑腰打气。
马科斯(资料图)
经济上,美国也没闲着。特朗普政府去年对菲律宾产品加征20%关税,马科斯政府日子不好过:国内支持率跌到19%,通胀率高达27.2%,连家族成员都在参议院倒戈。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把南海挑衅当成了"转移矛盾"的工具--反正闹得越凶,美国越高兴,说不定还能多要些军事援助、贸易优惠。
最危险的是,菲律宾正在复制乌克兰的"悲剧剧本"。乌克兰当年也是被西方"小步试探"的甜头冲昏头,今天占个点,明天越条线,以为对方会一直忍让。结果呢?一步步把自己推进泥潭。菲律宾现在走的正是这条路:从非法闯岛礁到危险冲撞,从海上挑衅到触碰台海红线,每次"小动作"都像在试探中国的底线。中国一直保持克制,海警执法专业规范,海军行动限于主权宣示,但菲方却把这种克制当成了"软弱"--你越忍,它越疯。
海上航行不是儿戏,100米的距离,哪怕0.1秒的操作失误,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更别说,菲方这种行为本身就在破坏《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是在挑战国际秩序的底线。
菲律宾敢这么闹,关键是觉得美国会兜底。中国可以联合东盟国家重申《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共识,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落到实处,让菲律宾明白"拉美国下水"只会让自己更孤立。另外,该揭露的阴谋得揭露:美国"以菲制华"的真实目的,是把菲律宾当炮灰,自己坐收渔利--这点得让国际社会看清楚。
马科斯(资料图)
底线红线要"亮得明"。解放军可以针对性开展南海联合巡航和实战化演习,必要时组织航母编队"自由航行"。不是要挑衅,是要让菲方知道:挑衅中国主权,不会有"好果子吃";突破中国红线,必将付出代价。
真正的克制,是对挑衅的零容忍;真正的强大,是有能力让挑衅者不敢越线。就像黄岩岛上的礁石,任海浪拍打千年,始终岿然不动--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容不得任何挑战。
回到那场对峙,中国海警船最终成功化解危机,记录下了菲方的"犯罪证据"。但这不该是终点。菲律宾的挑衅不会自己停止,美国的煽风点火也不会自己熄火。中国要做的,是在"维权"和"维稳"之间找到平衡:既要让菲律宾知道"闹得越凶,代价越大",也要让国际社会明白"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坚如磐石"。
我们有能力、有智慧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有决心让任何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径,付出应有的代价。毕竟,有些红线,踩一次就要疼一次;有些底线,破一次就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