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急着访华,罕见回应高市早苗涉台言论,给德国总理打了个样

李在明在宣布将尽快访华后,他对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作出了怎样的回应?李在明在涉华问题上的表态,又给德国总理带来了怎样的启发?

当地时间11月24日,韩国总统李在明通过总统办公室发布声明,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访华。同时李在明还对G20峰会期间与中方的会晤予以了高度评价,认为两国关系已经全面恢复,希望进一步推进切实惠及两国民生的合作。

不过,由于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引发中日关系持续紧张,外界也自然关注这是否会影响韩国的对华政策。李在明此时宣布计划访华,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到相关话题。

就在结束G20行程、前往土耳其的飞机上,随行记者向他提问:如何评价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论?

李在明没有给出正面回应,但是也亮明了自身的立场,他表示,韩国应该冷静观察当前局势,尽最大努力确保韩国的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李在明还颇有感慨地表示:"因为韩国位于大陆与海洋的中间位置,我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陷入双臂被同时拉扯、或沦为夹缝中虾米的处境……韩国可以适当协调和斡旋双方立场,从而拓展活动空间。"

李在明的回应,主要传递出3个信号:、

第一,他对中日关系恶化,给韩国带来的地缘局势冲击感到担忧;

第二,他希望可以扮演调解的角色,适当进行斡旋;

第三,韩国不会选边站队,而是以确保韩国利益为前提。

李在明的表态,可以说是滴水不漏,既亮明了自身的立场,也没有得罪中日任何一个国家。

按理说,李在明的"圆滑",原本是一个成熟政客都应该具备的品质,但是从中日外交风波爆发以来,我们看到的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

例如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日前在一场公开活动上,就试图劝和中日,但是其立场却明显偏向日本。黄循财声称,他认为日本显然想为纠纷降温,稳定与中国的关系,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他希望中国也持有相同态度。他还提出,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找到解决这些极其复杂问题的方法,并继续前进,目前东南亚已经与日本做到这一点。

不谈日本的干涉中国内政和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倾向,新加坡的贸然表态,不仅无助于局势稳定,反而暴露出对形势判断的不足。

而李在明避免正面回应的做法,也算是给德国总理默茨打了个样。因为就在G20峰会的第一天,李在明就与默茨举行了会面,期间默茨还专门询问:"我们目前正在认真考虑对华战略,因此也想了解韩国对中国的看法"。

李在明当时也选择了避而不答,转而称"我们希望学习两德统一的经验",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默茨之所以想要了解韩国的对华战略,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也希望在年底前访华,但是此前因为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表态,导致访华行程取消,这也给默茨访华蒙上一层阴影。因此在跟中国打交道的问题上,默茨虚心向李在明请教,的确没有找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