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签上每千克 7160 元的 "清香话梅王",让杭州万象城的一家蜜饯店上了热搜,也扎了不少普通消费者的心。
前几天,杭州有个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吐槽自己遇到"话梅刺客"。她说在万象城 B1 层的 "么凤士多" 店里,随手拿了 2 颗散装话梅,结账的时候竟然要收 128 元!看订单小票,这个叫 "清香话梅王" 的东西,单价高得吓人,每千克 7160 元,这换算一下就是每斤 3580 元哦。
"当时我就懵了,两颗梅子的钱都赶上我一天的工资了!" 这个网友就说感觉像被 "话梅刺客" 给偷袭了。这帖子一下子就引起好多人讨论,有人直接喊 "太离谱了",也有人说 "这个牌子一直都这么贵,是香港的老字号"。
面对大家的议论,么凤士多杭州门店的工作人员倒是很淡定地解释。说这个话梅是用 "进贡级罗光梅"制作的, 原料稀有,"一棵树也就只能产出 6 - 8 颗合格的果子",而且制作工艺复杂,果子的形状还大,是顶级的产品。店里普通的话梅 "才卖" 每 50 克 64 元(大概就是 640 元 / 斤)。
杭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很快也给出回应。按照现在的法规,商品是市场自行调节价,只要明码标价就是合法的,消费者可以自己决定买不买。
但是 "明码标价" 就能让大家不再质疑了吗?咱们回头看看 2024 年 9 月南京德基广场发生的同品牌的事儿。一颗话梅卖 71.6 元,价签上写着 "358 元 / 50 克",可是 "50 克" 这几个字比价格的字体小一半呢,好多消费者都以为这个价格是一罐的总价。
当地的监管局最后要求商家改标签,其实啊,价签上这种 "视觉陷阱" 才是大家最在意的。
还有价格差的问题也很微妙。这个话梅在香港的售价是每 37.5 克 200 港元(大概每克 4.82 元),可是在内地统一标价每克 7.16 元,内地的价格比香港高出将近 50% 呢。品牌说是因为计量单位不一样(香港用 "港两"),可是也没解释为啥价格高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