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税冲突愈演愈烈,全球经济紧绷状态持续加剧的背景下,五角大楼突然在关键区域,开始为未来的"对华战争"做准备。在美方看来,这场大战的爆发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为此,美方又开展了哪些行动呢?

特朗普

近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参谋部主任博伊尔指出,美国国防部已经开始对美军联合部队的训练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未来与中国开战"的需要。

在新的模式中,美方打算抛弃过去各个军种"各自为政、单独应对各场景"的做法,转而致力于实施"跨大规模战场空间的一体化作战演习",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和准备,"应对复杂战斗"所需要的条件。

博伊尔的这番话,也就暴露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美方正在极力为可能在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展开"大规模作战"做准备。在美方看来,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成功,美军需要对联合部队进行全面,甚至是近乎"无缝"的整合,并与众多盟友国携手合作。

美军演习

博伊尔还表示,在过去几年间,美国国防部已经开始在这一地区,逐步改变传统演习方式。最初,美国海军和空军在太平洋地区,着重进行了大规模联合演习。

随着计划的推进,陆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和太空部队也相继加入,形成了覆盖太平洋的一张联合演习网络。博伊尔声称,预计在2040年和2050年,美军将"非常需要这些能力"。

今年夏天,美军还会启动名为"重返太平洋"的大规模演习,涉及到大约25个运营地点、近300架飞机以及与其他军种和伙伴国家的合作。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

期间,美军将从美国本土的阿拉斯加、夏威夷、关岛等地,同步派遣部队进入太平洋地区,进行为期14天的"跨战区"军演。而这场谋划已久的演习,也被美方视为提升应对"中国战争威胁"能力的核心。

总之,为了更好地为所谓的"对华战争"做准备,美军可谓是"煞费苦心",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威慑体系"。

不久前,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还透露,在未来几周内,美军将在日本南部冲绳县的美军基地,无限期部署大型无人侦察机"天龙",以加强监视和信息收集。

该无人机具备长时间飞行能力,可以进行多架接力,对中国沿海地区实现无缝监视,同时也具备侦察和攻击功能,对台湾海峡、东海和南海进行战略侦察和远程打击。

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

直白点说,这是美军构建"对华军事包围圈"的又一个关键部分。然而,美方这种以中国为假想敌,甚至炒作"对华战争"的战略扩张,不仅难以带来所谓的"安全",反而会给中美关系,增添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紧张感,甚至成为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破坏因素。

中美关系的稳定,对全球的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军事对抗绝非正确之路,美方真正应该做的,是慎重考虑其对华政策,以更为务实和平的方式处理双边关系,为亚太地区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